小华,21岁,一个花季的南方女孩。乌黑的齐耳短发,端庄的五官,白净的皮肤,大大的眼睛,微翘的鼻子。个子不到1米6高,身材姣好,受看。举止看上去小心谨慎,彬彬有礼。如果不是脸上忧郁勉强的微笑,如果不是她说话的声音微弱颤抖,如果眼光不像受惊的小兔那样慌乱,惶恐,身子显得有些僵硬,你会觉得这是一个很精干有活力的女孩子。当第一次来到我的心理咨询室,微笑着告诉我,她差不多不敢到教室上课,担心的时候,我还以为她在夸大其词。但是,持续了将近两年的咨询,让我感到了她心理问题的严重,这是后话。
“ 我很不自信 我太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在人际关系上我一直小心翼翼,但我想要的人际是人人都不分彼此,能畅所欲言.我努力去表达真实的自己却发觉很难找回自我,甚至举步维艰.我觉得别人都盯着我,浑身不自在到已完全不能集中精力听课,完全的精力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上.最核心的应该是第三个,太在意了.因为它让 我压抑自我,不能展露自我,甚至极度恐惧,常常无端的害怕,没有安全感.”
她说的话有些急切,也有些混乱,我知道,当一个人心里思绪纷乱,焦虑的时候,她的语言表达总是混乱不清,仿佛很多不同的话题蜂拥而出,分不出个主次一样。我让她慢慢讲。 她担心的问题多如牛毛,内心的矛盾纠结缠绕,什么谁的眼光表示了不满呀,什么有男生在旁边头脑一片空白呀,什么担心同学认为自己小气呀,什么担心自己走路步态难看呀,别人对自己太客气可能隐含着疏远呀,不能容忍自己这样委屈求全呀,指责自己不勇敢呀,哎呀呀,简直源源不断,当我让她思考这些疑虑的真实性时,她说其实都知道,就是忍不住要这样想,在矛盾中耗竭了精神。她说晚上睡眠就做恶梦,整天头脑昏昏沉沉,觉得想死的心都有了,不是因为想到妈妈爸爸难过,情愿去死,我才知道,她有个妹妹,前不久在北方某个重点大学已经跳楼自杀,她一定不能让自己走上自杀之路,无论如何要战胜自己的心理疾病。SCL_90 心理健康自评量表测量的结果,她分值高达230分,焦虑、强迫、抑郁等指标项目的指标都明显过高,具有焦虑症的特点。
从她的描述中,我知道了一些她家庭的情况,爸爸比较没有地位,妈妈性格很要强,做一些服装生意什么的。对她们姐妹俩的要求很严格,不管是对走路的姿态说话的语气,顽皮的行为都喋喋不休地责备,让本来天性活泼的她变得越来越觉得自己丑陋,姿势难看,敏感了。到了大学,她早已丧失了儿时那种活泼的天性,变得敏感,多疑,矛盾重重。在生机勃勃的大学校园里,她觉得自己像个幽灵,毫无生气,说话总是被忽视,同学毫不在意自己的感受,在学校生活简直度日如年,我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幅画面,一朵还没有芬芳吐艳就要凋谢的花朵!我该怎样帮助她呢?虽然,我们整体心理治疗学习的询症治疗法,让我判断,她的这种情绪状态,一定跟大脑的某些区域比如扣带回、颞叶,基底节的情绪活动中枢功能有关,可是希望,不通过药物调整,通过心理治疗照样达到殊途同归——改善脑功能状态的功效,毕竟,我以为那样需要比较大的经济花销以及担心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发掘她“自救”的力量
我偏爱人本主义的治疗思想。人本主义理论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思想:每个人都有自我成长的“成长指南针”,在正常的情况下,会把人引导向自我实现的理想高度。卡尔。罗杰斯就是成功的人本注意治疗师。他认为,人之所以陷入心的混乱,成长受阻,是因为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了阻碍,这些阻碍就是被抚养者,教育者“忽视”被“价值条件化”,没有受到“无条件积极关注”,咨询师的任务就是重新提供这些成长条件,搬掉他们成长路上的绊脚石,她们就会重新恢复内在成长的力量,走向健康和发展。我为此付出了很多耐心,让她每周一次到咨询室来交谈,通过共情、跟随,积极关注、聆听,情感反应,探询,质询,提供信息,解释等等技术,为她营造一个温暖,接纳,深入探讨的环境。在此期间,我为她讲解了心理治疗的“ABC”理论,和她探讨了她的“气质类型特点”和她运用精神分析的观点作出一些合理的解释。甚至还为他提供了《老子》《庄子》《佛经》等等读物,为的是让她能够放下很多世俗的担忧,能够有更开阔的视野看问题。
我的咨询是短效的,她每次都觉得收获感悟良多,她也很努力去改变,去思考,去行动。但是过一段时间或者到了下学期,她依旧诉说她的困惑,仿佛曾经我们的交流未曾发生过。
这是她咨询快到两年时给我说的话“现在很不信任人,我不想跟他们说,不敢努力,怕被夸,害怕被嫉妒。有些场合如大家一起吃饭,聚餐的场合觉得不够自然、大方,他怕们会说些话来“整”我。比如我说我不能吃辣的,酸的,同学却偏就点了酸的辣的,还说:“说你不能吃就算了……”。显示出她依然被这些常人看起来琐碎无聊的思虑所折磨,他的状态并未有实质上的改变。我必须老老实实地承认,我一年多的咨询如果说起了什么作用的话,那就是 陪伴她坚持到每学期结束而没出意外,其它方面确实乏善可陈。
心理疾病治疗不能盲目依赖“意志”力量
我清醒地意识到,如果大脑功能出了病理性的问题,必须尊重科学,需要进行对症的药物治疗。我最后不得不告诉她:“这种反复出现的思虑,担忧,恐慌,焦虑是大脑的某些区域出了功能性的问题,需要用先进的PIECT扫描诊断,并对症下药。事实证明,我们过去仅仅通过谈话交流没有达到改变困境的效果。”,我对这种诊断技术和老师的资质做了一个详细的解释和介绍,打消了她和家长的顾虑,将她转介给我的老师,运用PIECT手段进行大脑病灶定位诊断技术的中国整体心理治疗专家王国荣博士,进行科学诊断和药物治疗。扫描结果发现:
1、大脑枕叶功能实质性受损;2、右基底节功能亢进;3、白质区整体性功能减低。需要通过药物,改善中枢5-HT(五羟色胺),GABA(伽马氨基丁酸)的缺损状态,改善脑代谢和脑循环。
她从11月中旬开始用药,是文拉法辛缓释胶囊,肌醇、复合合维生素B和叶酸等,加以饮食调整。用药治疗至今大概有一个半月,她的情况大大改善,她反馈说,现在那种多虑多思的状态基本消除,和同学的关系也改善了,同学们都说她现在状况好多了,开朗多了”,看到她轻松的笑容,我深深感受到,大脑询症治疗在心理治疗中神奇的作用。尊重科学,循证治疗,是心理治疗师应该具有基本眼光,否则我们可能在一个错误的漩涡中误人误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