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西方还是中国的教育,都喜欢冠冕堂皇地冠以“全人教育”的辞藻,不过,我们对“全人”的概念十分模糊,很难明了。
中国的“全人”教育似乎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
查百度就可搜到:西方的“全人(holistic person),从字面上理解可以看作是具有整合人格,得到全面发展的人......从全人的本质来看,精神性更胜于物质性,从当今时代来看,也就是说教育应更着重于人的内在,比如情感、创造力、想象力、同情心、好奇心等,尤其要注重自我的实现。……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与技能的训练,更应关注人的内在情感体验与人格的全面培养,达到人的精神与物质的统一.....”
冗长的解释,必有观念含糊,难以清晰表达之由。我怀疑“全人”的概念本是从神学中来,一旦要和神学撇清关系,表达起来就绕山绕水,含糊不清了。
神学的“全人”解释很清晰:“全人”就是“灵、魂、体”都健康的人。
灵,是人神性的部分——《创世纪》说,上帝用泥土造人,然后向他吹了一口气,泥土就变成了“有灵的活人”,这个“灵”是人身上感受“道”,倾听上帝声音并遵行的部分。这个部分似乎很难描述, 却是精神世界中最高级,最神圣的部分,人们能够清晰地感知它的存在。
魂,是人身上心理活动的部分。感知,思维,情感,意志,记忆、注意,想象..... 就是普通心理学所研究的对象;
体,就是身体——魂和灵寓居的物质载体。
如果知道神学对“全人”的解释,那么对照我们含糊其词,似是而非的解释,就看得明白了——人们力图要用晦涩话语表达神学清晰表达的“全人”概念,自然显得力有不逮。
“德智体美劳”或者其它的解释,能够很好地阐释人的“灵、魂、体”的完全健康发展吗?
前面引用的“精神胜于物质”,到底是什么意思?是说灵性比物质更重要?还是心理比物质更重要?还是其他什么意思?
再比如:“达到精神与物质的统一”到底是什么意思?它就是指“灵,魂,体”的统一,还是具体指什么?
要表达神学所清晰表达的概念,离开神学的渊源,真的让人满头雾水找不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