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障碍
发布时间:2015-03-12 11:42:46 作者: 被浏览次数:
 

一、概念

情绪障碍(mood disorder)也称心境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改变为基本特征。临床症状为:抑郁状态,即情绪低落、兴趣和活动性减低、自我评价降低的“三低”状态;或躁狂状态,即情感高涨、思维奔逸和活动性增高的“三高”状态;或者二者以混合形式出现。情绪时而高涨时而低落,称为双相障碍;仅有抑郁发作或躁狂发作则称抑郁症或躁狂症。世界总人口的5%正在受到情绪障碍的折磨。

二、临床表现和类型

(一)抑郁障碍

抑郁障碍(depressive disorder)是一组以抑郁心境自我体验为中心的临床症状群或状态。表现为:体重明显增加或下降,睡眠模式改变──嗜睡或失眠;感到自己一无是处、无能,悲观、自责、内疚,想到死亡或自杀;情绪沮丧、压抑、痛苦;人际交往减少,活动兴趣降低,疲乏无力,易哭泣。抑郁症状还伴随有焦虑出现。研究发现,在一组患有惊恐症的患者中,约63%的人同时患有严重抑郁症。可能的解释是抑郁和焦虑都有强烈的消极情感。根据DSM-III-R,“流行病高发区”(epidemiologic catchment area,简称ECA)研究发现:严重抑郁症的终身流行率为49%,而心境恶劣为32%,甲型双相障碍的终身流行率为08%,乙型双相障碍的终身流行率为05%,躁狂症则为16%;女性的患病率是男性的2倍。据20056月在北京召开的亚洲精神科学高峰会上公布的消息称,目前中国有超过2 6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现有抑郁症患者约121亿人。

抑郁障碍可分为重性抑郁障碍和心境恶劣性障碍两种类型。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简称MDD)最主要的症状是:抑郁心境,几乎每日都有,且持续发作至少两周;无法从活动中获得乐趣,精神运动性迟滞,睡眠过多,自责过度,这些症状几乎全天都有,且至少持续两周。如果在抑郁过程中间或出现兴奋、情绪高涨等轻度躁狂状态则称为循环性情绪障碍(cyclothymic disorder),其严重程度低于重性抑郁障碍和双相障碍(如下述)。心境恶劣性障碍(dysthymic disorderdysthymia)是一种慢性、持续性抑郁心境,对成人来说至少持续两年以上,对儿童青少年来说至少持续一年以上。据DSM-III-R,心境恶劣性障碍患者至少出现下列症状中的两种或以上:食欲下降或过于旺盛;失眠或嗜睡;疲倦或乏力;自信心降低;难以集中注意力或难以作出决定;存在绝望感。相对于重性抑郁障碍来说,心境恶劣性障碍属轻性抑郁障碍。

(二)双相障碍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二者反复循环、交替出现或混合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其特点是至少伴有一种躁狂状态,又称作躁狂抑郁障碍。当患者经历躁狂阶段(manic episode)时,其行为和情感常常是高涨的、夸张的、易激惹的;当躁狂减退时,紧接着是抑郁阶段(depressive episode),情绪低落、悲哀等。据DSM-III-R,双相障碍的发病率对于成年人来说为04~12%;无性别差异;如果一级直系亲属患有双相障碍,那么其后代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双相障碍有两种表现形式:甲型双相障碍和乙型双相障碍。甲型双相障碍(bipolar I disorder)的特点是以躁狂为主,躁狂发作明显且反复发作,表现为:多动;兴奋,睡眠需求减少;精力异常充沛,健谈;注意力涣散;也会出现一次或多次抑郁。乙型双相障碍(bipolar II disorder)的特点是以抑郁为主,与轻度躁狂交替出现,轻度躁狂的时间持续较短,一般一周左右(龚绍麟,2003)。

双相障碍的患者往往有严重的自杀倾向,也会伴有精神病的症状。同时出现双相障碍及与现实分裂的症状被称为情感性精神病(affective psychosis)。

(三)躁狂症

躁狂症(manic disorder)以情绪高涨、易激惹为主要特征,且至少持续一周,表现为思维奔逸、活动性增高、夸大自尊、话语增多、睡眠减少、性欲亢进。

三、原因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心境障碍的发生与基因因素有关,认为其是由代代相传的易于发作的抑郁基因引起的。家系研究和双生子研究都表明了遗传的作用。近年来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心境障碍与X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异常有关。在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疗中心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一些抑郁症病人进行了大脑检查,发现这些病人丘脑中神经细胞数高出平均水平30%,而丘脑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情绪和向大脑其他部分传递信息。同时还发现,严重抑郁症病人丘脑的体积大约超出正常人丘脑体积的16%。这一发现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大脑结构异常是抑郁症的主要原因(库恩,2003)。

心理动力学的观点认为,童年期遭受的虐待、母爱缺乏等因素在抑郁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早期的这些经历被压抑到无意识中,成年期真实的或象征性的损失会使压抑的敌意情绪重新出现,并指向自身,表现出自责或其他抑郁的特性。

行为学派认为,当一个人经历分离、死亡或其他重要的生活变更(家庭关系破裂、慢性疾病、失业)之后,如果得不到足够的积极强化,就会导致抑郁。另外,一些药物滥用也可引发抑郁症状。

认知学派认为,抑郁障碍患者的思维方式影响了他们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和自己的行为形成正性评价和积极反应,这可能是他们持续地抑郁下去的原因。贝克于1967年提出了图式(schema)的认知结构。图式一般形成于童年时代,可用来解释环境的信息。例如,一个经常受到指责和否定的儿童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久而久之,这会成为认知结构的一部分,当再度被激活时,就极易导致抑郁感觉。另外,习得性无助感也可导致抑郁。

人际关系理论认为,人际关系的破裂而引起的恶性循环会使抑郁无法消除。有研究表明,抑郁障碍患者因其缺乏必要的社交技能而使他人的积极强化作用减弱,并引发抑郁。如果有人讨厌抑郁症患者的社交表现,那么这些人的行为会加重抑郁障碍患者的孤独感。

另外,最近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缺乏归属感可能会增加一个人患抑郁症的危险。归属感不强主要表现如下: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责任感不强;社交圈子狭窄,朋友不多;业余生活单调,缺少兴趣爱好;不喜欢读书看报,不注重汲取各种知识营养;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归属感是一个人可能经历抑郁症的最好预测剂。

四、治疗

     严重情绪障碍,应予以高度重视并及时寻求心理帮助与疏导,否则,极易走向精神障碍,导致身心疾病以及社会功能的降低。

 中心介绍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预约流程 ┊

蜀ICP备140284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