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培养从容的品质
发布时间:2015-03-09 23:34:27 作者: 被浏览次数: a

 从容是一种内心有序,安详,柔软的心态,需要我们用智慧来培养。你有这样的经验吗?你和伙伴一起出行,你急急忙忙地快走想要早点到街口对面去,你的伙伴却在后面从容不迫地慢走,看得你心急。可你来到路口正好红灯亮了,还要等至少1分钟才能过街,你无可奈何地停下。这1分钟内,你那伙伴姗姗而来,依然从容不迫。结果呢?他跟你同时过了街口,一点都没有耽误什么,而你的心情焦虑不安,他的心情却轻松怡然!我们虽然主观努力,但是,外界却有更大的制约我们的力量,明了这一点,我们就明白从容的意义。

《箴言》说的好:“世人用心谋算自己的日子,惟耶和华指引人的脚步。”我们不过是宇宙中的微尘,我们能够自主的范围和力量都很有限,当尽力而不能为的时候,要以更平和的心态放手,接受不可改变的事实,这需要我们努力去培养从容的心态。

  让生活有序

 .仰望太空,浩大无穷,万千天体错纵横。但是四季如约,昼夜无差,大自然万物流转,生生不息,从从容容各循其道,非人力所能左右。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活需要“道法自然”。

我们的常识告诉我们,好习惯让我们做事很有效率,有序的生活让我们产生安全感和稳定感。这是因为它符合自然规律!

形成良好的生活秩序

自然的白昼交替节律,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机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大自然给我们规定的基础节奏。这种节奏让我们的身体健康,精神的安宁。节奏感和秩序感能赋予一个人内心安全稳定的感觉,增加我们内心的安全感。今天人们内心脆弱,精神敏感,失眠,恐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生活失去有条不紊的秩序和节奏,而有意识让生活变得更有序,更符合自然规律,将有利心理健康,也是道法自然的体现。[1]虽然在现代社会过那种悠闲而完全符合自然节律的生活已是奢望,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有计划,有条理的生活。很多同学羡慕别人的从容和高效,也许他们从容的关键是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你不妨仔细考察一番?

有序并非是一个很空的概念,它可以体现在我们生活的任何一个方面。举例说:体育老师带领你锻炼身体,先要从头颈直到脚跟脚尖的放松,这是有序的;你收拾厨房,也可以“一收、二抹、三洗、四晾、五捡、六拖地”这样有序。你早晨起来读书、刷牙、洗脸、整理床铺如果是有序的,即轻松又会节约时间,轻松是因为有序将形成你固定的习惯,习惯将自动运行而不花费你的心力。以此举一反三,如果我们懂得让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立起秩序,你将会发现,你更从容。

(二)学会统筹

  完成一件事情怎样合理安排才能做到用时最少,效果最好?就需要我们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统筹思考,选出最佳方案,这样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统筹方法 统筹是大脑额叶的功能,统筹能力的强弱可以作为评价我们大脑额叶功能好坏的一个具体指标,反过来,统筹也会促进大脑额叶功能的健康。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意气风发的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一场赤壁之战,在周瑜的手里如此轻松,离不开缜密的战前规划统筹哦!

现代社会,我们面临着来自方方面面的要求:专业技术;学习考试、考证;未来就业;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恋爱、婚姻、家庭;个性才能发展;获得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休闲娱乐等等。诸多方面的压力,让我们的生活仿佛总是在忙乱中挣扎,疲于奔命。要想过得更从容一点,统筹安排有序的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咨询过一个学生,因为他又是学生干部,又是篮球队员,又在外面做了一份体面地兼职,又面临着大二的期末考试,还担心将来如何找一份如意的工作,又考虑同时考研的问题,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最终让他无法承受,失眠,头晕,无法听课,最后寻求心理帮助。我做了什么呢,不过是帮助他统筹,将哪些东西可以暂时放弃(比如考试期间是否要维持兼职),哪些事情需要放到大四去思考(比如找工作的事情),哪些事情需要放在哪一个时段来集中解决(比如马上面临的考试和大三的英语六级考试要分解到两个不同的时段考虑)。这样一分析和统筹规划,他觉得精神“突然轻松”了,这就是统筹的价值。宋朝时“丁谓施工”是一个有名的统筹例子:

                               丁谓施工[2]

      据说宋真宗在位时,皇宫曾起火。一夜之间,大片的宫室楼台殿阁亭榭变成了废墟。为了修复这些宫殿,宋真宗派当时的晋国公丁谓主持修缮工程。要完成这项重大的建筑工程,面临着三个大问题:第一,需要把大量的废墟垃圾清理掉;第二,要运来大批木材和石料;第三,要运来大量新土。不论是运走垃圾还是运来建筑材料和新土,都涉及到大量的运输问题。如果安排不当,施工现场会杂乱无章,正常的交通和生活秩序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丁谓研究了工程之后,制订了这样的施工方案:首先,从施工现场向外挖了若干条大深沟,把挖出来的土作为施工需要的新土备用,于是就解决了新土问题。第二步,从城外把汴水引入所挖的大沟中,于是就可以利用木排及船只运送木材石料,解决了木材石料的运输问题。最后,等到材料运输任务完成之后,再把沟中的水排掉,把工地上的垃圾填入沟内,使沟重新变为平地。
   
简单归纳起来,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挖沟(取土)→引水入沟(水道运输)→填沟(处理垃圾)。
   
按照这个施工方案,不仅节约了许多时间和经费,而且使工地秩序井然,使城内的交通和生活秩序不受施工太大的影响,因而确实是很科学的施工方案。

                                           

丁谓在思考了众多的问题以后,通过优选,让一个宏大复杂的工程简化成三个步骤,以最科学的方案,解决了这个复杂的施工问题。我们面对的事情越多,压力越大,越需要通过统筹安排来简化程序,合理安排,减少忙乱。比如说,养成用记事本的习惯,将最近需要做的事情罗列出来,分出轻重,统一安排规划时间,而不是想到一样做一样,在忙乱失去从容。

二、 尽人事 顺天命

我们从小被教育努力学习,努力奋斗,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有一句歌词这样唱的:“幸福的生活,要靠自己开拓”。不过有时候我们努力了,奋斗了,尽力了也没有达到理想的结果,问题就不在我们了,因为我们的力量是有限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道理,可以让我们更明智。更能从容接受不如意的结果。

(一)尽力而为

   上天用我们的天赋装备了我们,就是希望我们尽量运用发挥它来为人类服务。不少研究显示,我们每个人平均拥有500700种不同的技能和才干,远超过你的想象。例如,你的脑袋能储存100万亿项数据。像你的消化系统一样,你的脑袋可以在一秒钟之内处理15000个决定;你的嗅觉可以分辨10000种不同的气味;只有0.0001公分厚的东西,你的触觉都能够感觉到。1:2000000分量的柠檬汁加水,你的舌头都能够尝出。你拥有多不胜数的天赋才能,其中包括:艺术、建筑、行政、理财、造船、造糖果、辩论、设计、防腐、刺绣、雕刻、耕种、捕鱼、园艺、领导、管理、石工、音乐、制造武器、缝纫、绘画、栽种、哲学思考、机械制作、发明、木工、航海、做买卖、当兵、裁缝、教导、文学创作和作诗等。我们所具有的天赋如此之多,给了我们努力的基本条件,因此努力让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以“居上不居下,居前不居后”的要求去努力是无可非议的。俗话说“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努力是希望有一天机会到了的时候,不会错过它。但是,如果你努力了,却没有碰上机会,你也得知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有人认为,谋事的胜算在80%,因此,我们努力一般是有收获的;但是20%的变化不在人的掌控之中。任你费尽心机,总是归于无功。因为有规律可循的占多数,但也有部分不会按规律行事。这时候我们需要明智地放手,告诉自己“我已经尽力了”而心平气和接受。如果把“谋事在人”的本事看大了,当事情不在自己掌控中就惊慌失措,焦虑、担忧,自怨自艾,就难免自寻烦恼。

(二) 顺变

 了解事物的变化,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这是人的大智慧,大聪明。“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伏”,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中。抱一颗淡定之心,静观事变,祸福跟我们的人力也许无关。过分执着于自己的意念,违背自然规律,于事无补,也许给自己带来灾祸。

李白在《长干行》里有一句诗句“长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是在赞扬爱情的坚贞不渝。“抱柱信”的典故说的是:

古时候有个痴情的书生叫做尾生。尾生和他的恋人约好在桥下的柱子边相会,可是左等右等,姑娘都没有来。他从白天到晚上这么等啊等,坚守着自己的承诺,直到河水上涨,尾生还抱着柱子不肯离去,结果河水就这样没过了他的腿、腰、胸膛……最后没过了他的头顶,痴情的书生被滚滚河水淹死了。
这个故事原本是歌颂尾生对爱情那坚定不移的信守的。但是,这个尾生啊,其实简直就是个白痴!姑娘在约定的时间没有来,一定发生了一些什么变化,或者是有意失约,或者是出了什么状况。变化了的情况下,应该采取新的策略,或者去弄清楚姑娘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另做打算,他却执拗刻板于自己的约定,最后白白地送了命,这有什么值得赞美的呢?用心理健康的眼光看,尾生这种人属于刻板、对生活缺乏现实适应能力的人。

有时候,我们的期望永远也不能达到,我们能做的就是将期望在现实中调整,王国荣说有些心理疾病患者“当理想不能用双腿在现实的大地上奔跑时,它可能会借助幻想的翅膀在高空中飞翔”。结果远离了现实。我们要做的是,在现实面前不断顺应变化,“不是让幻想飞入九霄云外,化为乌有,而是要让幻想稳健飞翔”。抱着僵死的标准,在现实中碰了壁也不回头,与其说是“对理想的执着”,还不如说是缺乏现实感,缺乏灵活变通适应真实生活的能力。顺变是从容的内涵之一。

  耐心等待  

今天,耐心和忍耐这种词汇已经不太常常听见,甚至稀缺。人们急功近利,追逐吹糠见米的效果。媒体推波助澜,不断引导人们产生和追逐泡沫一样的消费欲望,动摇人们内心的稳定。 心情浮躁, 不耐等待。正是这种心态,带来了浮躁、焦虑、悲观等诸多心理问题。

(一)克制和忍耐

忍耐内心的焦虑,理性地思考问题,冷静地面对困难,就像农夫耐心等待地里宝贵的出产一样,去充满期待地等待、盼望,是一个难得的心理品质。心理学上曾经有一个著名的实验,研究儿童的忍耐力和他未来的成就之间的联系,结论是:幼年能够忍耐欲望,能够为了更大的收获而“延迟满足”的孩子,他们的未来更加有成就。这个实验是这样的:
                   糖果实验

在一个空大的屋子里,一群可爱幼儿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着,各种孩子们喜欢的玩具,让他们感到很好玩儿。这时候进来了一位叔叔,端了一盘花花绿绿的水果糖。孩子们禁不住糖果的诱惑,一眼光都被糖果吸引住了。叔叔问:

小朋友想不想吃糖呀?

小朋友都兴奋地大声说“想吃!”

“小朋友们想吃一颗还是三颗糖呀?”叔叔左手拿着一颗糖,右手拿着三颗糖,给小朋友们解释“一颗糖”和“三颗糖”

孩子们都又蹦又跳,笑呵呵地,大声嚷着要吃“三颗糖”!

这时候,叔叔故意说:

“不过,小朋友们,现在叔叔要出去一趟,很快就回来。现在马上就要吃糖的小朋友,就只能得到一颗,如果等叔叔回来才吃,叔叔就给你们奖励三颗!听清楚了吗?”

这个“叔叔”是个心理专家,他在做一个实验叫做“需要延迟满足”实验,看看为了得到更多的糖果,有多少孩子可以忍耐一段时间。

心理专家在另一间房子里通过摄像头观察孩子们的表现:有的孩子毫不犹豫,马上就去拿糖果,塞进嘴里;可是有些孩子虽然不断吞咽着口水,眼巴巴地看到别人吃糖,却忍耐着没有伸手。

十多分钟后,叔叔回到屋子里。如约给那些等待着他回来,忍耐住没有马上抓糖的孩子们奖励了“三颗糖”,并表杨他们。

几十年过去了。这个试验的跟踪调查还在继续。心理学家发现,当初那些能够忍耐和等待最后得到“三颗糖”的孩子们,在后来的人生中,事业更成功,更有战胜困难的意志和忍耐力。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延迟满足需求”实验。从容需要耐心。事缓则圆,在机会没有到来之前,靠着信心和希望去准备和等待。不能忍耐,就等于已经失去。

(二)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当机会没有到来时,我们需要忍耐等待的焦虑,但是并非无所作为,我们需要为可能到来的机会早做准备,机会来了就不容错过。圣经中十个童女的故事生动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十个童女拿着灯出去迎接新郎,其中有五个是愚蠢的,有五个是聪明的。愚拙的拿着灯,却不准备油;聪明的拿着灯,又预备油在器皿里。新郎延迟的时候,他们都打盹,睡着了。半夜有人喊着说“新郎来了!你们出来迎接他”。那些童女就都起来收拾灯。愚拙的对聪明的说:“请分点油给我,因为我的灯要灭了。”聪明的的回答说“恐怕不够你我用的,不如你们自己到卖油的那里去买吧”,他们去买的时候,新郎到了。那预备好了的,同他进去坐席,门就关了。其余的童女随后也来了,说“主啊,主啊,给我们开门!“他却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认识你们”。她们没有当上幸福的新娘。

    我们不知道机会什么时候到来,在他到来之前,我们需要的是预备油在器皿里”,耐心等待机会,希望在等待中坚定。而不是像那愚拙的五个童女,虽然心急却不做准备,也不能忍耐,机会来时她们却错过了。

  四、 培养水性

水最柔软,能屈能伸,它可以适应任何地方,可以被塑造成任何形状。水是万物中最柔顺之物,却无坚不催。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三章写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意思是说“天下最为柔弱的东西能在最坚硬的物体间穿行、畅通无阻、驰骋纵横”。

水最有生命力,因为没有什么比水更柔弱。水总是居于最下方,所以最柔弱的是水, 最强大的也是水。水能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形态,由液态变成固态或气态;水能顺应最恶劣的环境,在众人弃绝的卑下之地渊深安静;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几近于道。它是万物中最能体现宇宙大道特性的物质。水最能坚持,一心一意,水滴石穿;水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它排山倒海、摧枯拉朽。柔顺安详、淡定沉着是最有“水性”的人,也是最能适应,最有心理力量的人。

“水性”还可以用另外一个词汇来形容就是“弹性”,弹性表明人处理问题的一种张力。猫和老鼠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动画片,大家对这两个可爱的小动物都非常感兴趣,他们在形象上有个特点,就是非常有弹性,有人形容“拉起来是一条,放下去是一堆”,他们可以被撵成纸一样的薄片,也可以被吹成气球一样的滚圆,但是不管怎样都很快复原。它们经常遇到意想不到的打击,但是很快又恢复了快乐的生活。这个形象最有水的特性。而那些过分僵硬,固执的人,一个形容词就是“提起来是一根,放下去还是一根”一成不变,没有幽默,没有弹性,不仅让人相处起来很别扭,其实自己生活得也很艰难,经常不开心,处于内心就纠结中。在生活中,我们至少可以从一下两方面来培养我们的“水性”:

 (一)学会示弱

诚实地承认你的软弱,不足、缺陷就是示弱。示弱的一个反面就是“嘴硬”,顽固坚持己见。能够示弱的人,内心的紧张焦虑度更小,因为他们没有为了维持自己虚假的“强大”而花费心力。这种人,给人的感受是柔顺和富有弹性,温柔而包容。和人们看到的表面现象相反,能够示弱的人常常是那些心理强大的人,他们不需要作出“强大”的假象,而让自己活得更真实,更从容。

我曾经遇到一个同学,跟男朋友关系极其紧张,以至于她不能听到男友任何责备的话语。比如男友关心他说:“你常常需要手纸,为何出门没有带手绢儿的习惯?”她本可以顺从地说一声“好的!”这样温柔的“水性”的表达,却生气地反问:“我为什么一定要照着你的做?”再如,她看好了一家快餐店,男友说:“这个快餐店的食物太贵,我们换个地方去吃”她觉得这个是男友在“控制”她,于是一定要坚持不换地方。俩人总为这多如牛毛的小事弄得很不开心,虽然他们俩都深爱着对方,但是却带来分手的结局。男女双方都表现出毫不让步的“强势”特点,导致他们恋爱关系的毁灭。实际上,如果他们双方都懂得“示弱”,“妥协”、“顺从”会带来完全不一样的效果,因为,这样会使俩人的行动合拍,更好地培养出亲密感。

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坚持自以为然的习惯、准则、方法实际上毫无意义。庄子说“水至清,则无鱼游”,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糊涂一点,顺从一点,“弱势”一点,对自己对他人都更有益,是“水性”的具体体现。

 

 (二)让口和心变柔软

口和心柔软,是那些内心从容的人外显的特质。他们与人为善,言语温柔,总是善于说出造就人而不是毁坏人的话语。

语言是带有巨大精神能量之物,它可以“杀人”,也可以“救人”,与人相处的时候,不可逞一时之快,让人受伤,为自己的人际关系埋下苦果。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箴言》说:“柔和的回答使怒气消退,尖刻的舌头点燃怒火”。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最主要的工具,我们要学会用温柔的态度,用良善的词语与人沟通。我们在法制栏目里面看到的很多冲动杀人的案例中,就有一部分是因为双方言语互相激惹,最后导致的悲剧。在《标杆人生》20章里,华莱士说:“为了顾全相交关系,你必须销毁一切对人际关系极具杀伤力的武器,包括指责、轻视、比较、标签、侮辱、自视过高,以及对人尖酸刻薄。”每个人都有获得别人理解,关心,肯定的需要,所以,我们倾听,理解,赞扬、鼓励的话语永远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最好的工具,因为它能满足人们内心最基本的沟通理解需要,也是满足被关爱的需要。满载爱心的“良言”帮助人,造就人;而满含敌意的“恶语”会伤害人,毁坏人。

从容是一种非常平和有力的心理状态,它需要我们不断从多方面去修炼我们的心气,去陶冶自己的精神世界来获得。

思考题:

1、通过本章的学习,你认为灵性成长对心理健康有何作用?

2、本章中那些格言对你有启发,请背诵它们。

3、你的阅读能力已经到了什么水平?你准备怎样提高它?

4、谈谈你对爱的理解?

5、你将怎样培养自己从容的品质?



[1] 参看第二章第二节 第三点不良生活习惯损害心理健康。

[2] 摘录于百度 作者: 佚名

 

 中心介绍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预约流程 ┊

蜀ICP备140284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