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向人类智者致敬
发布时间:2015-03-09 23:35:41 作者: 被浏览次数: a

人们认为,公元前600至公元后600年之间是人类的精神大师辈出的年代,是人类智者群星灿烂的时代,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他们的思想,伴随着历史的进程,产生着悠远的回响,对精神混沌的现代人,犹如永不熄灭的烛光。跟随他们的脚步,学习他们的思想,可以引人走出心理的困境,生命的迷茫。

、老子

<!--[if !vml]--><!--[endif]-->西方人认为,世界上唯有两个人见过上帝,他们是中国的老子和西方的耶稣。据说老子生于公元前600——470年之间,安徽涡阳人,出生贫寒,父母早亡。他在孤独中长大,在战乱中感受生命的疾苦,人类的灾难,思考着这一切产生的原因,悟透了人类的物质贪欲、统治者的骄奢、违背自然的行为对生命的戕害。希望通过引导人们过顺应天道的生活,走向真正幸福安详的生活。他留下的书籍不多,但是一部《道德经》后世的影响深远。

(一)认识天道

他对“天道”本质的描述,无人超越:“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将世界的本质,起源如此精炼的表述,古今中外,再也无人可以企及。

 他对道进一步阐释:“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象帝之先”翻译出来大意是:“大道空虚啊,永远没有穷尽。深不可测啊,好像是万物的根源。消磨了它的锋锐,消除了它的纷扰,调和了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隐没不见啊,又好像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所生的,好像在有上帝之前就存在了!”在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仍,生灵涂炭。他仰望苍天,思索叹息,人类这些争权夺势的行为悖逆天道,转眼成空,却毫不自知。他为人类的无知,短视,背道而叹息,他希望人们仰望天道,过聪明智慧有意义的生活。

(二)顺其自然

他以“悟道”的眼光,来提醒人们人们短暂生命中所难以满足的“欲望”,是如何“背道而驰” 伤害着生命,希望人们能够通过“悟道”来解放沉重的心灵,过一种精神丰富,心理健康的“圣人”生活。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二章中,明确告诫人们:“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希望人们减少感官欲望,“圣人为腹不为目”。  让精神静息下来,重视身体的健康。

他提倡的“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影响了整个东方人的精神世界,也为西方人指引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精神境界,生活态度。 今天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所创立的“森田疗法”完全传承了老子“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治疗焦虑、失眠等诸多心理疾病,疗效很好。森田疗法在世界心理治疗领域都占有一席之地。

老子的思想,宏大而深邃,广博而深刻,对世界产生着越来多的影响。据说,他的书是我国哲学著作中翻译版本最多的东方哲学书籍,在世界上流传着有200多个版本。西方对老子精神的研究越来越多,在物欲泛滥,精神迷失的时代,人们重新在老子睿智的思想中,寻找着精神的出路。

<!--[if !supportLists]-->二、<!--[endif]-->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是古印度一个王子,28岁以前过着无忧无虑,锦衣玉食的贵族生活,一直在皇宫生活到28岁。那一年,他第一次走出宫廷,看到了皇宫外面的另一个天地,触目惊心的饥饿,贫穷、衰老、死亡都让这个善良的王子忧伤。他想找到让生命解脱痛苦的真理,放弃了王子的富贵生活,出门寻师访友,学习禅定;通过苦行,穿鹿皮,树皮,忍饥挨饿数年参悟宇宙真谛。据说最后他在菩提树下沉思默想七天七夜,最后悟出了救众生脱离苦海的“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四条真理。苦谛,解释人生的苦难;集谛,解释苦难聚集的因果关系;灭諦,解释如何消除苦难;道諦,觉悟宇宙真理的修行方法。释迦牟尼是人,不是神。他关怀人类的命运,探索众生解脱苦难之路。他慈悲为怀的善心,教诲,帮助了无数苦难中的生灵。

(一)参悟宇宙的真谛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是释迦牟尼《金刚经》中的名句。“有为法”正是人处心积虑使用的各种计谋,智巧。释迦牟尼站在“道”的高度,悟透所有的人的智慧都是有限的,短暂的,有很多也是无谓和有害的,从而让我们意识到人的局限性,放下过分的欲望,过从容的生活。<!--[if !vml]--><!--[endif]-->但是佛家经书浩如烟海,并且由于是由梵文翻译,阅读起来比较困难,有兴趣的人可以通过一些音频视频资料了解其精髓,帮助我们灵性的成长。顺变说一句,所有的宗教书籍的阅读,都不鼓励“偶像崇拜”,而是进行知识智慧的学习。新加坡的净空法师强调说,真正要了解佛教思想,不能在庙宇里去找,而要到图书馆去学习,因为,佛教思想是最高的哲学思想。为此,我们值得去了解和学习它。

<!--[if !supportLists]-->(二)<!--[endif]-->“禅悟”调心

 苏州西园寺的济群法师这样说:“诞生于2500多年前的佛学,历来也被称为‘心学’,是心灵的智慧,也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称为东方心理学。”

佛教中修行的方法很多,“禅悟”是重要的方法之一。它是通过静思默想一类的方法,让我们对某些现象作静静的深入思考,然后获得“开悟”的效果。举一个禅悟小故事为例子:

有个女孩跟妈妈大吵了一架,一整天在外面闲逛,直到晚上,她来到一家面摊旁 ,老板亲切地问:“小姑娘,要不要吃面啊?”她不好意思地回答:“可是我没有 带钱。”老板听了大笑:“没关系,今天就算我请客吧!”女孩简直不敢相信自己 的耳朵,不一会,面来了,她吃得津津有味,并说:“老板,我们素不相识,你却 对我这么好,不像我妈,根本不了解我的想法,真气人!”老板又笑了:“小姑娘 我只不过给你一碗面而已,你就这么感激我,你妈妈帮你煮了二十几年饭,你不是更应该感激她吗?”被老板这么一说,女孩顿时如梦初醒,飞奔回家。才到家门 前巷口,远远看到妈妈焦急地张望,她还没来得及开口,只见妈妈迎了上前:“你 一整天跑去哪里了啊?吓死我了!进来把手洗一洗,吃晚饭了。”这天晚上,这个 女孩才深刻体会到妈妈对她的爱。
    老板那一句:“我只不过给你一碗面而已,你就这么感激我,你妈妈帮你煮了二十几年饭,你不是更应该感激她吗?看似平常的话语,在这个特别的时机,让小女孩“禅机”顿开,一下读懂了妈妈的爱。

济群说:“佛法修行的目的,一是解脱,一是成佛。所谓解脱,其实并不玄妙,就是代表心灵的自由。每个人都有许多烦恼,每解除一种,心灵就能从这种烦恼制造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所谓成佛,也不是成就外在的什么,不是像考职称、获大奖那样有职称可考,有奖项可获……是生命的彻底觉醒,是慈悲和智慧的圆满成就,同样源于对内心的改造”<!--[if !supportFootnotes]-->[1]<!--[endif]-->因此,学习佛家的一些修炼心灵的方法,对提升我们的灵性是有益的。

三、 庄子

庄子出生的时代稍晚于老子。人们认为他继承了老子的哲学体系,所以将老子庄子的思想合成为“老庄哲学”。庄子一生清贫,经常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他才华横溢,却从不媚俗。锦衣玉食的荣华富贵对于他来说,唾手可得,但是他宁可粗茶淡饭,亲近自然。庄子以他深邃的自然哲学思想和幽默生动的散文笔墨,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一)超然忘我

<!--[if !vml]--><!--[endif]-->  他以他自身的言行,演绎了他超然的哲学思想,人生态度。最典型的超然故事是“周公梦蝶”的故事。

 《庄子·齐物论》说:“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翻译出来大意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然,十分轻松惬意。这时全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一会儿醒来,对自己还是庄周十分惊奇疑惑。认真想一想,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庄周?”
这个故事一般称作庄周梦蝶。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在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幻觉,是不真实的。庄子却以为不然。虽然,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庄周是庄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但庄周看来,他们都只是一种现象,是道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庄子让我们对我们所执著的一些“真实”的事物产生完全不同的眼光和角度。物我两忘的境界,还有什么事情能够羁绊我们的心灵呢?听说过击缶而歌的故事吗,这个故事也最能体现出庄子的超然境界:

传说庄子的爱妻叫红玉。他们相亲相爱,相濡以沫,在贫贱的生活中默默相守。后来,红玉病重,很快撒手人寰,庄子失去了人世间最知己的红颜。他的朋友去到吊唁,却发现庄子不仅没有哀伤嚎啕,反而在那击缶吟唱,似有喜色。朋友大惑不解,责备他说:“你妻子病死,你不仅不悲伤,为何还要又唱又跳的高兴呢?”庄子回答说“生命来自尘土,到人世不过是偶然有知,感谢她陪伴我生命这些年。现在她回到了生命出生的地方,回到了她真正的家,我不应该为她感到高兴吗?”朋友惊异无言。还有谁能够洞穿生死,有着如此“生亦喜,死亦喜”的心态?

(二)庄子寓言

 庄子擅写活泼生动的寓言故事来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人生理想。庄子给我们留下了独特的精神财富。《塞翁失马》《邯郸学步》《坐井观天》《东施效颦》等诸多成语故事,都出自庄子之手,他用一个个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一些重要的智慧和哲理。比如《塞翁失马》的故事,为我们形象地解释了辩证法的思想:

赛翁丢失了他的马,邻人都来表达安慰和惋惜,可是赛翁平静地说:“谁知道这不是我的福呢?”,果然,不久,老马识途回来了不说还带回一匹千里马驹。邻人又都来祝贺。赛翁这时并不得意,却说:“谁知道这不是我的祸呢?”,没过多久,塞翁的儿子骑着马驹出去,却摔断了腿骨回来。邻人照样表示怜悯和惋惜。可是塞翁依然淡定面对说“谁知这不是我的福呢?”,不久,战乱开始,青年男子都被抓去打仗,他的儿子却因为瘸腿而保全了生命。坏事好事总是相互依存,互相转化的。

庄子通过这样的一些寓言故事,教会我们很多人生哲理,让我们在各种处境中都能够有足够的力量去泰然应对。他的作品很多都可以称为古时候心理治疗的故事,大家不妨好好读读他写的东西。

请重温寓言故事:《塞翁失马》并谈谈这个故事对你保持良好心态的意义。

四、耶稣

《圣经》说,耶稣是木匠约瑟的儿子,出生在一个马槽里,从小过着最下等人的日子,但是他内心充满了对人类无比的爱心,他在世的生命只有三十三年,一生行善,治病救人,宣讲上帝对人类的拯救之道。他用自己的行为将上帝的仁爱、慈善、宽恕、包容、善行、信仰、忍耐等品质完美展现。这样一个纯洁高尚的人,却因犹太祭司对他在百姓中影响力的嫉妒和惧怕,将他交给当时的罗马统治者,处以极刑。他以无罪之身,担当了钉死十字架的苦难。他在世是一个小小的木匠的儿子,一个最不起眼的人物,但是他的爱心教导,他的善行,他的宽容坦荡,他的宽恕、慈悲,坚定了后世亿万人对爱心,美德的坚持,对上帝的信仰。他也让人们因为信仰而充满喜乐、安详和期盼。我们很难想象,耶稣在世的那三十多年间,世界发生了怎样惊天动地的变化?一个木匠的儿子,以他传教三年的经历,以他的行为和话语,影响了整个西方人的精神世界,以至于他出生的日子为世界公认的纪元历开始。

<!--[if !supportLists]-->(一)<!--[endif]-->论八种有福的人

据说这是耶稣开始讲道的时候,对那些追随渴慕他智慧话语的众人说的话。他要求人们要把爱心体现在自己的个人品格和行动中,符合这八条标准的人是有福气,是会得到上帝眷顾的人:

   

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着安慰;

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土地;

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着饱足;

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

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耶稣的“八福”中所肯定的“虚心、哀恸、温柔、饥渴慕义(追求真理)、清心、怜悯、使人和睦”等等品质,是超越时空,种族、文化、制度、宗教信仰的差异,为全人类所普遍推崇的普世价值,让我们看到耶稣作为人类先知之一的伟大智慧。

(二)饶恕你的仇敌

<!--[if !vml]--><!--[endif]-->耶稣为人类指引了一条走向天国的道路,那就是不可心存仇恨,要饶恕并且爱你的仇敌。 《马太福音》中马太引用了他这样一段著名的话语:

“要爱你的仇敌,为那逼迫你的人祷告。这样,就可以作为你们天父的儿子;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比人有什么长处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这样行的吗?”

他要求人们身体力行,用行动来实践爱:

“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做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想告你,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有求你的,就给他;有向你借贷的,不可推辞”<!--[if !supportFootnotes]-->[2]<!--[endif]-->耶稣的教诲中展现的是无疆大爱,但又能指导我们切切实实化为行动。

 耶稣,一个曾经来到世上的伟人,我们应该去了解和学习,学习《圣经》中智慧和仁爱的话语,学习他所传扬的伟大的爱,让爱心充满我们的心灵世界,让爱的准则指引我们人生的方向。

老子、庄子、耶稣、释迦牟尼、默罕默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个伟人的名单可以一直开下去。他们都是人类伟大的先知,是人类精神灵性的标杆,影响了全人类的思想。向他们学习,可以让我们的精神提升,灵性成长,不至于在苦难中跌倒。

<!--[if !supportFootnotes]-->

<!--[endif]-->

<!--[if !supportFootnotes]-->[1]<!--[endif]--> 济群著 人生佛教小丛书。

 中心介绍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预约流程 ┊

蜀ICP备140284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