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培养社会兴趣
发布时间:2015-03-09 23:37:37 作者: 被浏览次数: a

社会是人与人之间构成的有形无形的人际关系世界。对社会关系没有兴趣,往往使我们孤独封闭,对现实世界缺乏真实感,处事为人被看成是“幼稚”,造成社会心理发展的停滞,带来诸多社会适应困难。我曾经要同学们在课堂上做一个练习:“当我在一个新群体中,如果......就感到轻松”,省略号处要求填词:大家填词五花八门,比如“被大家接纳”“气氛温暖”“友好”“不把目光聚焦到我身上”等等,但是最引起我注意的是有人填的是“有手机就轻松”“忽略我就轻松”“别让我说话”等等,很显然,手机普及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是在相当程度上阻挡了人们现实中的交流,我们可以通过“看手机”来回避人际交往中的局促、紧张,营造一个“求忽略”“求不说话交流”的状态中,从而增加了人际隔膜,阻挡了我们现实生活中应有的社会兴趣的培养。 

一、 社会兴趣

<!--[if !vml]--><!--[endif]--> 社会兴趣是对我们生活周围的人和事在意、关心的一种兴趣。社会兴趣不仅仅表现在与人交往的兴趣,更表现在对他人的处境能够感同身受,关爱付出。良好的社会兴趣,既是充分发展人和人之间爱心的前提,也是让我们很好地融入周围人群,消除孤独、寂寞无聊感的最重要的保证,社会兴趣引导我们走向社会成熟,也是心理健康的保护罩。

(一)  社会兴趣促进心理正常发展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对社会群体有天然的需求。人跟老虎这种孤独的动物不同,是群居动物,需要对群体有归宿感。我们的一切心理机制的发展和成熟,都需要在一个社会群体中实现,印度狼孩的例子,让我们彻底看清了如果没有正常的人际环境,人的发展将无法实现。

印度狼孩的故事<!--[if !supportFootnotes]-->[1]<!--[endif]-->

    192010月,一位印度传教士辛格(SinghJAL)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丛林中发现两个狼哺育的女孩。大的女孩约8岁,小的1岁半左右。据推测,她们必是在半岁左右时被母狼带到洞里去的。辛格给她们起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Kamala)、小的叫阿玛拉(Amala)。当她们被领进孤儿院时,一切生活习惯都同野兽一样,不会用双脚站立,只能用四肢走路。她们害怕日光,在太阳下,眼睛只开一条窄缝,而且,不断地眨眼。她们习惯在黑夜里看东西。她们经常白天睡觉,一到晚上则活泼起来。每夜10点、1点和3点循例发出非人非兽的尖锐的怪声。她们完全不懂语言,也不发出人类的音节。她们两人经常动物似地蜷伏在一起,不愿与他人接近。她们不会用手拿东西,吃起东西来真的是狼吞虎咽,喝水也和狼一样用舌头舔。吃东西时,如果有人或有动物走近,便呜呜作声去吓唬人。在太阳下晒得热时,即张着嘴,伸出舌头来,和狗一样的喘气。她们不肯洗澡,也不肯穿衣服,并随地便溺。

她们被领进孤儿院后,辛格夫妇异常爱护她们,耐心抚养和教育她们。总的说来,小的阿玛拉的发展比大的卡玛拉的发展快些。进了孤儿院两个月后,当她渴时,她开始会说"bhoo(水,孟加拉语)”,并且较早对别的孩子的活动表现兴趣。遗憾的是,阿玛拉进院不到一年,便死了。卡玛拉用了25个月才开始说第一个词“ma”,4年后一共只学会了6个字,7年后增加到45个字,并曾说出用3个字组成的句子。进院后16个多月卡玛拉才会用膝盖走路,28个月才会用两脚站起来,5年多才会用两脚走路,但快跑时又会用四肢爬行。卡玛拉一直活到17岁。但她直到死还没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

狼孩的故事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人跟人类社会联系是如此紧密。如果一个人不能融入社会,个人的心理发展将会全面倒退,变成一个徒有人形的动物。

 (二)社会兴趣促进关系感觉发展

<!--[if !vml]--><!--[endif]-->   社会是人与人之间构成的有形的人际和无形的关系世界。 众所周知的“蝴蝶效应”说: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其原因是蝴蝶扇动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产生微弱的气流,而微弱的气流产生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这就是著名的混沌学理论“初始值的极微小的扰动而会造成系统巨大变化的现象。” “蝴蝶效应”对系统的影响,拿来描述人和人的关系的效应再恰当不过了。每个人都跟他人有着看不见的各种关系,你的行为会对整个人际系统造成扰动。这跟你是否意识到没关系,但是,能够意识到的人,社会是社会心理成熟的人,他的社会适应性更好。

张某到境外城市参加一个大型会议,主办方找了很多义工,为参会人员服务。 由于担心团队走散,会议结束回营地休息时,辛苦的义工请先到的张某等待他们团队成员到齐了一块儿走。张某非常不耐,责问义工:“ 为何非要我等别人很久,你的车不是有空位置吗,为何要控制我不许走?”,义工们无可奈何让他先乘车走了。团队其他成员背后都摇头,说:“张某怎么这么没有团队意识呀?”

他不知道他的行为和整个团队成员都有关系,天马行空的行为,导致了团队其他的反感。他的问题就在于社会兴趣不够,对团队成员,对为自己服务的义工们的内心感受完全不能体会,麻木不仁,也可以说他的关系感觉是很差的。

因养刀鱼而闻名全国的创业奇才杨根宏也曾经在我国混凝土领域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这跟他 关系感觉好,为人的大气的性格紧密相关。

    据说,他当年创业搞混凝土时,在行内只是无名之辈。20016月,他成立了一家混凝土公司。7月,广东龙岗国际自行车赛场正在修建,为了拿到这笔订单,他在朋友的帮助下,以放弃全部利润(40%)的代价,拿下了这项目。因为他知道,这种国际水平的赛场建设他都能接下来了的话,将来 在行业中就有份量,就能积蓄未来的竞争力。 可是7月的一天,正是赛场建设的关键时刻,杨根宏的生产线却出了问题。无奈之下,杨根宏跑到别人那里,花高价买来十二车混凝土送到工地。

    然而到了工地,他却傻眼了。原来,昨天一整天的雨,把工地上浇筑混凝土的孔桩淋塌方了,被迫停工,杨根宏拉来的混凝土不能马上用了。 混凝土装在车上,最多不能超过一个半小时就会凝固,那样连罐子都会一起报废。这个时候,杨根宏当机力断把十二车混凝土无偿地送给了一个正在铺路的老板,白白损失了两万多元钱。但过了一周,明白了真相的老板,不仅把两万多元的货款付给了杨根宏,还信任地交给了他很多订单。就在那年,创业不到半年的杨根宏就赚取了他的第一桶金——200多万元钱。

有记者采访时问杨根宏你当时为什么不告诉老板真相?

杨根宏这样说:“我觉得在整个商务交往的过程当中,要基于一种理解。 你吃亏了, 不会不知道。 即使人家不知道,没事,早晚会有人知道。”

杨根宏这句话,就是对无形的社会关系运行规律具有深刻的了解和信心。

他的关系感觉特别好,为他开拓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而社会兴趣的培养,才会让我们有良好的关系感觉。

<!--[if !vml]--><!--[endif]-->、培养基本的社会感觉小技巧

   为了避免因为社会兴趣发展的不足带来的各种心理问题,培养社会感觉就很重要了。

     社会感觉是人对周围的人和事的敏锐觉察和留意一种能力。正如这幅点阵图,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幅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关系图上的一个点,跟别的点联系越多的人,就是社会感觉越好,人脉越好,也越受欢迎的人。社会感觉,就是对周围的“点”的在意和觉察能力。这种感觉让我们很好融入社会,<!--[if !vml]--><!--[endif]-->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我将在这里提到这样两个能增强你社会关系感觉的基本技巧:“心理在场”、“融入”。

<!--[if !supportLists]-->(一)<!--[endif]-->心理在场

 一个微笑;一个会意的点头;一句得体的问候;一句和场合相适应的闲聊,一个留心友好的姿态,都是“心理在场”的具体体现。当我们在和他人同处一处时,你的心理在场拉近了相互之间的距离,也使你成为这个心理场中的一分子。比如在寝室中,在教室里,在一个临时聚会的场合,怎样使自己和他人显得自在和不拘谨呢?心理在场非常重要。

<!--[if !vml]--><!--[endif]-->左夫在《边走边想》一书中说了一件有趣儿的事儿:“我最近在一个晚宴上,见到了一位著名的植物学家。我坐在椅子边上,倾听他谈论大麻,室内花园以及关于马铃薯的一些惊人的事情,他一直谈了好几个小时。午夜来临了,我向每一个人道别,走了。那位植物学家转向我的主人说,我是‘最有意思的谈话家’。可是在这一段时间里我几乎没有说过什么话,我只做到了专心的听讲。因为我真诚的聆听,而他能够感觉到这一点,这自然使他很高兴。这种专心听别人讲话的态度,是我所能给予别人的最大赞美。”左夫用他的专注聆听和感兴趣的“心理在场”表现,给那位植物学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我们“心理在场”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恰好有一个相反的例子让我们“看到心理不在场”给亲情关系带来的危害:

 2012101606:19  钱江晚报登的一则标题为“爷爷怒摔盘子离席回房”的新闻,说“近日,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后悔不迭的当事人之一的“张先生”说:周五晚上,我们一大家子相约去爷爷奶奶家吃晚饭,我和叔叔家的弟弟妹妹也都去了。说实话,平时大家都忙,这种机会不算多,两位老人就盼着孩子们过去吃顿饭。

晚上6点半,家人们都赶到老人家中,“我弟弟和妹妹凑一块就喜欢研究手机,分享什么游戏好玩,我就在一边刷微博。”吃晚饭时,全家人都围在了桌前,看到儿孙满堂,两位老人自然很高兴,爷爷一时高兴也喝了点酒。

    “吃饭时,长辈们都在聊天,爷爷倒是挺想和我们兄妹三人说话,不时问我工作和感情情况,问弟弟和妹妹的学习和工作如何。当时,我们三人都把手机放在饭桌上,大家都时不时地看看手机。后来,弟弟和妹妹吃饱了,就转身拿起手机继续玩游戏,我时不时地回复朋友的微博。

   “看我们都不和他说话,老人说了一句你们就和手机过吧,说完之后摔了眼前的一个盘子,生气地回了房间。”

原本其乐融融的家庭聚会场面,立刻变得尴尬无比,张先生三兄妹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赶紧收起手机,轮流进屋劝说,这才平息了爷爷的怒气。 他们的问题是在一个以“看望爷爷”为主题的聚会上,居然孙辈们个个“身在曹营心在汉”心理都“不在场”,导致了最后让爷爷不开心,让大家都难堪的后果。其实,不管是在亲情还是友情还是一般的社会交往中,心理不在场对社会关系都是具有破坏力的。它会无形中让你给人留下冷漠、不懂人情世故、不礼貌等等不好的印象,影响你人际关系发展。因此,与他人心理同在的“心理在场”,应该成为我们要训练的心理技巧,使之成为人际沟通中的习惯。

(二) 融入

<!--[if !vml]--><!--[endif]-->     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渴望被他人接纳、理解和尊重。但只有你对别人感兴趣,才能换取别人对你感兴趣。参与他人的话题,参与群体共同的活动,并积极做出贡献,这就是“融入”的具体体现。

  有一个人,当寝室一群人外出活动时,他要不远远掉在最后,要不就遥遥冲到最前面。或者看着手机哈哈大笑,或者旁若无人自顾自哼着小曲儿,大家兴高采烈在谈论什么,他毫不过问,弄得气氛“别扭得很”,不久寝室同学外出活动就不再叫他了。

他终于因为感受到“孤独”的时候,来预约咨询:他问的问题是:“怎样和寝室的同学相处?”

我问他:“ 大家在寝室里交谈的时候,你插话吗?”

他说:“没什么可说的!”

“为什么呢?”我想了解一下。

“他们说的我都不感兴趣!说些什么东西好吃呀,什么流行歌好听呀,他们的偶像是谁呀什么的,太无聊!”

我说:“那你感兴趣的是什么呢?”

他回答:“学习,有意义的事情!”

这个同学片面地关注学习,忽略丰富的生活内容,所以不能融入寝室同学学习以外的话题,无形中就被孤立了。

 其实生活中很多话题表面看似无意义,但是背后却有重要的“心理意义”,“无聊的”交谈可以表达“我喜欢跟你们在一起”“我没有忽视你们大家”这样重要的沟通信息,如果不了解这一点,不能恰当的融入当下的情景,你很快就会感到“孤独”的滋味。我听到不少的人说这样的话:“别人的感觉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他们会有啥反应”,所以,对于更多的人来说,也许社会感觉需要在人际沟通的“融入”中去体验和培养。

三、走出自我中心牢笼

缺乏社会感觉的人,总是自我中心的。自我中心,是注意力总是放在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感受上,不能换位思考,理解和体谅他人的幼稚心理状态。自我中心让我们缺少对他人关爱的能力,在过度自我关注中变得敏感,焦虑、恐惧,紧张,带来心理问题。

  (一)走出对自我的过度关注

人们口头上常用的“自卑”“自信”就是一个典型自我关注的例子,因为真正走出自我中心的人,是不会那么关注自己表现“自卑”还是”自信”的。自卑是对自己没有达到自以为然的“理想状态”的不满心情。自信是对自己达到了自以为然的“理想状态”的满足甚至骄傲的心情。只要你仔细一想就知道,这两个词都是以“自”打头,都是将眼光放在自己身上的。虽然看上去后者更让人舒服,但是,过分的自我关注,对自己的社会成长都是有害的。

1、不做“芭比娃娃”

<!--[if !vml]--><!--[endif]-->前几天,电视节目中一位28岁的女化学博士感言道:

 我是80后,知道成年人需要担当社会上的多种角色:公司的职员,领导的部下,丈夫的妻子还有孩子的母亲等等,但是我内心一直在排斥这些角色,将自己封闭起来。这几天在专家的帮助下,我逐渐成长了,努力使自己从自我封闭的状态中走出来,去扮演自己应该担当的角色,成为一个能适应社会的人。

她寻求心理帮助的原因是:虽然在单位上是部门负责人,由于打扮幼稚导致找男朋友困难,感到很自卑。28岁的人,穿得像个芭比娃娃,心中感觉自己是“白雪公主”,无论从内心到外在与社会对一个成年女性的期待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使她倍感孤独和寂寞,她除了上班外,把自己关在家里当“宅女”,这样影响了她正常的社会交往,从而无法扮演恰当的社会角色。关心自己以外的世界,承担社会责任是社会成熟的标志。而促使社会成熟,需要有足够的社会兴趣。

2、消除人际间那道无形的“墙

小林,男,性格内向,他瘦高个子,紧张拘谨,说话时身体僵硬发抖,结结巴巴。由于在班上性格孤僻很少与人交往,在网上发表过激言论,被辅导员带到心理咨询室,要求他接受心理辅导。谈话中发现他有如下特点:

     第一,幼稚、偏激,对自己行为的后果一无所知;第二,性格内向、敏感、自卑,人际交流欠缺,没有朋友圈子。

归纳出自己的苦恼是:

1)和周围人找不到话说;

2)不知道咋打扮自己,装束比较严肃;

3)觉得好像成了她们(那些女生)的笑料一样——经过三班面前,感觉她们在嘲笑我,有时候还被指指点点;

4)觉得说话就得罪人。比如班长买了二手电脑,我问了一句“是不是买的便宜货?”,感到班长不满自己,可能让他觉得我在嘲笑他;

5)坐公交车时,旁边的位置空着也没人挨着我坐,好像都瞧不起我。

 

诊断问题:缺乏社会感觉,沉浸在主观臆想中,把臆想当作事实。

分析成因:他的很多想法和感觉都是用“我猜”、“感觉”、“觉得”这样一些主观词汇来描述的,虽然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是他深信不疑,很难说服他事情并非如此,他在自己虚构的世界里独自痛苦。这种情况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就可能走向精神分裂——产生幻觉,将所有的猜测变成“听到”或“看到”的“事实”了。

 解决方案:(我和他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如下方案):

咨询重点:培养他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加社会感觉和社会兴趣。同时,通过交往释放积压在他内心的不良情绪。

    问题突破口:首先要寻找纠正他的错误观念的突破口。公交车上的情况比较容易检验,我们将从这里突破。

    采取行动:印证他的感觉是否真实。

    第一次咨询结束我布置作业:把周末赶公交的情景做一个记录。要求记下如下三方面的信息:

“车次、拥挤程度、座位旁边是否有人坐”。目的是检验使他深信不疑的“别人都不挨着我坐”的判断是否正确。

第二周来他到咨询室后,带来了他的作业,神色看起来要轻松一些了,作业这样写的:

方向                车次              有无人坐身边        是否拥挤

阳光城—十陵            869                                   单座

十陵—光华              301                                   拥挤

光华—成仁路             77                                   拥挤

成仁路—光华             77                                   拥挤

光华—中医院             64                  无座位             拥挤

中医院—北站             11                                   拥挤

北站——中医院           11                                   拥挤

中医院——光华           64                  无座位             拥挤

光华——十陵            301                                   拥挤

十陵——阳光城          869                                  不拥挤

当我们讨论完成这次作业给他带来的感觉时,他如释重负地说:“我好像在自己和周围人中间树立了一堵无形的墙一样”。他说,过去只要到公众场合,赶公交就“全身繃紧的”。完成这次作业以后,突然感到“踏实”了,就像“一块石头落地”一样。周末他还去伊藤洋华参加了一个促销的小游戏,没压力了,同时还感受到“服务员对我热情”,心头感到“暖和”了<!--[if !vml]--><!--[endif]-->

第二次咨询过程:

我和他探讨“女生嘲笑”到底是否属实。他说,“每次我从那几个女生身边路过,他们就小声的说话,好像在背后嘲笑我,笑我衣服穿得可笑,打扮不得体”。

我和他探讨女生发出笑声可能的各种情况:“也许是“不好意思”, 也许是感到你很“神秘”,甚至可能是他们想跟你打招呼又“不好意思”,他将信将疑。

  第二次咨询结束我布置作业:

1)学唱一首流行歌,下周到咨询室唱给老师听(这是为了让他能够融入同学喜欢流行歌的话题中去)

2)再听到女生笑声时,暗示自己“我很有定力”,“她们希望我注意他们”来替换内部语言“她们在嘲笑我”,并要求他写出这样做的感觉。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鼓起了他勇敢走出臆想的勇气。事实上,他得到的反馈让他非常惊讶和激动,这些女生对他很友好,而且赞扬他爱学习。

 第三和第四次,我布置的作业是:

和女生主动打招呼,去尝试着跟她们说话,去印证自己的想法是否真实。

由于他希望改变自己的动机非常强,愿意按老师的要求去挑战自己的臆想,他的进步非常明显。当我们结束咨询的时候,他已经开始考虑去追求其中一个女生了,这在过去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他在“社会感觉”方面得到了许多成长。随着社会感觉的增长和与同学交往的增加,他紧张、口吃、自卑、孤独、被排斥,被隔离的感觉也大大减少了。

对小林的咨询,我立足于逐渐拆除他心中让自己和世界隔离开的“墙”——诸多不良的自我暗示。同时进行行为训练,增加他人际交往的技能,培养交往能力,最终形成比较好的“社会感觉”。

有很多人把自己不受欢迎,不能融入人群归因于别人的算计,知识的缺乏,不够完美和江湖的险恶等等,其实真正的原因在于自我关注太多,对他人了解太少。只有培养出良好的社会感觉,你才会消除小林和那位女博士的困惑,成为一个被社会接纳,处处受到欢迎的人。   

<!--[if !supportLists]-->(二) <!--[endif]-->培养合作意识

合作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能力。培养社会兴趣包括与人合作的兴趣。8个人划的赛艇,9个人打的棒球,6个人打的排球、11个人踢的足球,左右胜负的关键都在于合作。 假如合作不好, 尽管有一两个明星选手也未必能够获胜。在现代社会里,几乎完成任何事情,都需要合作。然而,过分强调恶性竞争的教育,成为扼杀合作意识的杀手,也是心理问题的根源。

1、不善合作与心理纠结

这是一个高中生的纠结:

我不知道是给自己压力太大了还是怎么的,我时不时感到万分焦虑。,那种压抑的感觉就提在我嗓子眼儿上,一口气舒不出去,又咽不了。 我觉得我陷入了痛苦的深渊,我没敢停止一刻去想办法解决我自己的焦虑,像颗定时炸弹一样的焦虑。
   
我对周围的所有一切都不信任。
   
我嫉妒别人比我好。
   
我不满自己。我觉得我度过的每一分钟都在被我挥霍,腐蚀。
   
什么都变得没有意义。我害怕和不要好的人说话,和这些人说话我都得推敲我的话里有没有让别人对我产生敌意, 我一直在编织,也不断在脑海里编造每个时候都不同的别人报复我的故事情节。我尽量暗示自己说那不可能,但潜意识已经让我觉得这个世界已失去了幸福、安心,悲惨不幸的事随时都可能发生在我身上。我很难受, 我一直在支撑, 我怕我会堕落,会腐烂,会被耻笑。最可怕的是这种焦虑和多疑经常在我听重要或不重要的课或做考试题的时候 ……  我无助, 请帮帮我!

这个学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缺乏社会兴趣,极不信任周围的人,也嫉妒别人比自己好,结果让自己陷入了被“像定时炸弹一样的焦虑”折磨的梦魇中。他的成长之路还很长,走出自我中心,培养合作精神才是让他从根本上走出焦虑恐惧折磨的办法。

 2、合作让我们走向健康和成功


  
培养合作意识是让人走出自我中心状态特别重要的方法。合作能够让人分担压力,也能够让人分享快乐,合作让人更有力量应对苦难和挑战。“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 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 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这就是合作的力量。自我中心的人,往往缺乏合作精神,他们过分强调竞争,个人奋斗,对人过分防备,更容易成自己的人际关系紧张,让自己处于心理的困境中,成为心理疾患者。

这是我咨询中的一个片段,这个女孩儿被教育努力学习,不落人后,结果从初中开始就头痛,心跳,一到关键时候,就紧张得不能上课,被医生诊断为焦虑症和轻度躁狂症。到大学依然没有改变,最终依赖药物调整缓解症状。考试成绩也挂了两科。虽然药物调整能够缓解心跳,失眠、紧张,焦虑不安的症状,但是不能解决病态观念的问题。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错误的观念和行为如果不解决,心理疾病的根源就依然还在。我认为她的问题关键在于缺少对他人的兴趣和不善合作、自我中心。这是多次咨询后的一个片段,我们已经将咨询引向了培养社会兴趣方面:

对话片段:

……

师:你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长辈告诉你要与小朋友合作分享吗?

生:(仰头想了一会儿)好像没有。就是叫我在家里要好好学习。

师:父母相互没有和谐相处的示范(离异家庭),都用很偏执的要求来指导你,所以你并没有其他的参照物,以为人和人的竞争就是理所当然的。我咨询过的很多学生,像你一样,努力,竞争,生怕别人超过自己,要把别人踩在脚下,但是结果呢,自己成了心理疾病患者,对自己带来了什么益处呢?

生:(若有所思)我明白了。你说我缺失的与人合作能力,还能够培养吗?

师:合作是一种社会兴趣和能力,它要在社会交往中去培养。不象智力开发,错过了关键期就不能弥补。很多人的社会能力是在长大以后才培养出来的。

生:我明白了。我原来觉得跟人交往很浪费时间,所以不愿意花时间去交流。

师:你不是说“我已经长大了吗?”

生:(一愣,想了一下)我明白了。

师:既然这是需要补上的一课,你“长大了”还不能决定去执行一个应该做的行为吗?

生:我会的,我会去补上这一课的。

……

 在心理咨询中,我总会给一些同学推荐阅读阿得勒<!--[if !supportFootnotes]-->[2]<!--[endif]-->关于“失败者”的论述:

“所有的失败者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缺乏从属感和社会兴趣。他们决不相信可以用合作方式来处理职业、友谊和性等问题。他们赋予生活的意义,是一种属于个人的意义。他们的兴趣也只停留在自己身上,他们争取的目标是一种虚假的个人优越感。事实上,属于私人的意义是完全没有作用的,意义只有在与他人交往时,才有存在的价值。每个人都在努力地想使自己变得重要,但是如果他不能领会人类的重要性是依照对别人的生活所做的贡献的话,那么他必然会踏上错误之途。

所有真正生活意义的标志是:他们是别人能够分享的且别人认为是有效的。即使是天才,也是因为他的生活被别人认定为对他很需要时,才被称为天才。因此这种生活的意义必然表现在‘生活的意义——对团体贡献力量’”。

阿德勒这段话,让我们更明了没有社会兴趣,没有合作意识的人,如何造成了自己人生方方面面的“失败”。善于合作者,也是最容易成功的人。

四、尊重相互的心理界限

<!--[if !vml]--><!--[endif]-->    中国有俗话说:“十岁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稀”是说十岁的少年,无忧无虑;二十岁的青年无所畏惧;三十岁的成人已经有一套人生准则;四十岁的中年人年,又开始放弃一些过分的执着;五十岁的壮年人,已经顺其自然;六十岁的老年人圆融通达,富有弹性;活过七十岁的少之又少,按孔子的话说,他们应该是“随心所欲不逾矩”了,顺应天道生活已经成为习惯。从这个古人对人生发展阶段智慧的总结来看,我们的大学生正在而是到三十岁之间的“而立”阶段,是正在形成各自的人生标准,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阶段。这个阶段心理发展任务的是:建立自己的心理上方方面面的“尺度和界限”,也了解他人的尺度和界限。我们很多人还达不到“圆融通达”,能进能退的超然境界,因此,如果内心的“尺度和界限”受到威胁就会感到愤怒或者不舒适。因此,尊重相互的心理界限,就是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特别应该引起重视的要求了。

(一)遵守社会公共秩序

中央台法治在线2013412号有一个节目叫做《疯狂的“网友”》,说的三个互不认识的网友通过一个人的网络邀请“谁想跟我去发财?”,邀到三个人,杨凯,杨志勇和殷某,当被邀者问“怎样发财”,邀请者说“去抢劫”,两个随从的人居然欣然同意。最后因抢劫罪被捕。杨凯说“这次被逮住了我感到很幸运,因为如果没有被抓住,我还会在这条路上继续走。现在还有重新做人的机会,继续下去,可能就没机会了”,即使“幸运”,以“罪犯”的代价来获取经验,付出的代价还是太大了。他们如果能够了解遵守社会公共道德秩序,使自己有更高的社会成熟度,就不至于此。

我们都活在一个人际关系构成的世界中,没有绝对的个人自由,因为个人自由要限制在不损害别人利益的基础上。限制的办法就是一些社会公认的规则,秩序,条款。约束个人的欲望,遵守一定的秩序要求,是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必须的,哪怕它会跟自己个性发生一些冲突,需要我们付出一些个人的牺牲。否则过分强调个人的权力和自由将让你处处碰壁,心理艰难。

下边一个例子是我咨询过的学生,她虽然已经走入工作岗位,不适应却是显而易见的。纪律的约束、说话的尺寸、个性的收敛、人际交往的界线、独立的判断力、忍耐力等等诸多无形的社会规则,都让她感到格格不入:

例子:

    工作上也是这样,忍不了别人的说。我们公司不让请假也不让休息,天天没有休息日,去的时候,公司说的可好了,干了一个月才知道,不让请假,没有休息日,工资扣半个月,我和男友诉苦,他没有半句安慰,还很生气!嫌我每天烦他!
      
昨天,因为我请假女老板说我,说公司不让请假!真是个不讲情也不讲理的老板!就连单位家里有人住院都不给请假!公司都是这样吗?社会这么无情??就没有什么感情人情可言吗?

   为何她会如此烦恼,他对社会关系的觉察能力特别弱,因此不能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新员工应该把握的分寸,认为“社会无情”给自己的心理带来了很大的烦恼。实际上,她不仅仅烦恼,医院诊断她是患上了抑郁症。我们越是有意识地去学会了解,认识,适应这些社会规则,了解我们在无形的社会关系网中的位置,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越能够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

(二)尊重他人价值观和习惯

<!--[if !vml]--><!--[endif]-->包容每个人性格习惯的多样性、差异性是尊重的具体表现。辽阔的祖国,来五湖四海的人,他们的风俗、习惯、性格差异有时候大到了正好相反的程度,人们一般都认为,北方的人豪爽、粗犷,不拘小节;南方的人婉约、优雅,细腻注意细节。南北方人在同一个寝室里面可以因为闹得水火不相容。其实,如果能够了解各自文化风俗习惯的差异,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尊重不抱怨、责备,建议帮助,适可而止;更有博采众家之长的心态,去了解和学习不同人的优点,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最近遇到好多不太顺心的事儿。其中最影响我的就是关于我的室友的。我们在同一个班,她人挺温柔的,学习成绩也挺好,我们在很多方面都挺合得来的。但是最近我逐渐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她什么事儿都和我一样。比如我买什么东西她私底下却和我买一样的,不管是用的吃的还是穿的 ……最可恶的是,我发现她连交友和兴趣都逐渐和我一样了, 我和两个同学玩的很好,他们常邀我一起吃饭逛街等。但我室友现在居然就主动和我的朋友联系什么的,慢慢的我就觉得他们两就离我越来越疏远了……弄的我真的特别郁闷和崩溃……说实话,我现在真的有点讨厌她了,最近,我尽量在有她的地方不出现,不喜欢和她一起逛街,不想和她交一样的朋友,以前有什么事儿我都主动告诉她,而她什么事儿都是揣在心理不说出来。她在别人的眼里,人很好感觉很温柔,我也不想在背后议论她什么的但是我最近想这件事儿想了好久还是觉得很难受,我不得不觉得她似乎是在“抢”我的一些东西,比如朋友等等。最近我尝试了阿Q精神,尽量让自己大度一点,别想太多,我总想她人那么好,肯定是我心态的问题……但每当一看见那些事儿的时候,我就没办法不这样想了,老师我该怎么做呀?

上面这段话,表明这个同学心中的烦恼是因为那个“温柔,学习成绩也挺好”的同学的关系出了问题。那个同学跟自己希望的行为不一样,习惯不一样,她就受不了,最后弄坏了自己的心情。如果换一种评价方式,不要以“抢我的东西”这样的看法来评价这个室友,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感觉,会少很多烦恼。

(三)尊重自己的特点

《标杆人生》一书中有一句话说“你若试图改变你自己成为另一个人,就不能够荣耀上帝,上帝希望你做你自己”。我们从生下来,就具有不同的特质,不同的天赋,上天并不是要让我们都成为一样的科学家、一样的大老板,一样的明星……世界绚丽多彩,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同。认识我们自己的特质和优势,就是心理成熟的开始。而自我否定,丧失自我,可能给自己带来严重的灾难。 《大脑处方》作者丹尼尔.阿蒙告诉我们,请记住:“18岁担心别人怎么看你;40岁不在乎别人怎样看你; 60岁时你了解根本没人注意你,人整天所担心,想的是自己而不是你”他把这个叫做18/40/60定律。我们活在别人的眼光和意见中,但别人对我的所作所为也许毫不介意!记得有个电影《北京人在纽约》中的主题歌有句歌词唱的是:“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可是你却并不在意,我已经不再是我,可是你却依然是你!”,这句歌词用在这里正合适。 太在乎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举步维艰,可能让我们精神走向不健康,而跟别人也许毫无关系。

我们要了解自己的特点,尊重自己的特点,才是自我意识觉醒的人,才能活出充满活力的自己。王国荣说“精神病人都是在比较中比垮的。如果发现自己的独特性,自我意识就开始觉醒了”。自我意识觉醒的人,一定是有独立性,尊重自我特点,心理健康的人。

思考题:

<!--[if !supportLists]-->1、<!--[endif]-->你常常用什么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这里的“调心术”中你比较感兴趣的是什么?

<!--[if !supportLists]-->2、<!--[endif]-->你心中有类似自我妨害的“魔咒”吗?你将怎样“解除”它们?

<!--[if !supportLists]-->3、<!--[endif]-->培养社会适应力的方法,书上讲了哪几种?你自己还有可以总结的方法吗?

<!--[if !supportLists]-->4、<!--[endif]-->你怎样通过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保护自己大脑的健康?

<!--[if !supportFootnotes]-->

<!--[endif]-->

<!--[if !supportFootnotes]-->[1]<!--[endif]--> []辛格.狼孩:对卡马拉和阿玛拉的抚养日记.陈苏新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

 

<!--[if !supportFootnotes]-->[2]<!--[endif]--> 本段话摘自奥地利心理学家弗雷德.阿德勒著《挑战自卑》一书。

 中心介绍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预约流程 ┊

蜀ICP备140284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