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我们继续学习探讨心理纠结成因的假说。 除了重点介绍“非理性观念说”外,还比较概括地介绍了“缺乏积极关注说”、消极意象说”“建构说”、”幼稚恐惧说”等一些被广泛认可和应用的假说。
格言:发生了什么事情并不重要,重要的你是怎么想.
非理性观念,就是对自己成长有妨害,让自己作茧自缚陷入困境的观念。人们总是认为我们内心纠结或者行为失控,是因为发生了我们无法面对的事情,比如情感受挫、工作和学习不顺利、人际冲突、发生了无法面对的灾难或者其他种种客观的外在事件,而忽视了人内心对事件做出的“非理性”<!--[if !vml]--><!--[endif]-->解释这个关键因素。比如:“我很气愤,因为他们都排斥我”“我很不开心,因为我钱太少”,这样一些“非理性”的解释,因为即使受到冷落排斥,并不必然让我们情绪如此;钱少的人未必不快乐,关键是你这时候怎样解释你面临的事件。好比有人炒股血本无归,撒手人寰了;但是有人依然照样每天该干啥干啥,吃得饱睡得着。面临同样的问题,为何会有完全不同的反应呢,是因为他们对问题做了完全不同解释,前者可能认为,血本无归意味着此生在再无出头之日,因此选择走上不归路;而后者可能认为,别人过得来我就过得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因此,他不认为问题无法面对,生活秩序依然。前者的思考是非理性的,自我妨害的;而后者的思考是理性的,有利于心理健康的。
“非理性观念”说认为,人之所以产生心理问题,并非是因为发生了外在客观事件,而是他们内心的“非理性”观念所致。 当他们以自我妨害的方式来解读面临的问题,就会让自己陷入困境之中。
这些非理性观念具有“绝对化”“以偏概全”“灾难预想”的三个最大的特点。
这种思维方式,是非此即彼线性的思维方式。强调绝对的是非对错,而不能容忍“中庸”的,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不能容忍有“缺陷”存在,让人活得很累。一个同学说:
“我如果写字有一个墨团我就感到很难受,一定要撕了重新写,这让我写字速度很慢,很烦;我经常因为怕空气中的灰尘,不断地去洗手,洗头,弄得我上课老是迟到,我不想这样做,但觉得如果弄脏了就非洗不可,否则心里不安……”
他对写字过分苛刻的“完美主义”要求,让他总是难以按时完成任务;他对“清洁”的完美主义要求,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习生活,也让他正常上课都成了问题。
完美主义的思考方式,让人追求“绝对化”的,难以实现的标准 ,让人活在一个常常自我挫败的状态中。
这种思维方式,辨不清部分和整体,量变和质变的差异,往往用片面的眼光看待事物。人们说,隔夜的绿叶菜会产生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于是,某人坚决不吃放到第二顿的所有饭、菜、肉食。虽然健康讲座说,隔夜的青椒炒土豆,或者大米馒头和前一天的亚硝酸盐含量没有啥区别。但是,他将这些信息都过滤掉了,认为所有的食物,放到下一顿都是伤害身体的。这种人也辨不清个别和整体的区别:有一个同学说:
“今天上课我的同寝室的朋友不愿我和他分在一组,我很痛苦。以致于让我感到自己太没用,处处遭人排挤。也越发觉得读大学越来越没意思了。”
你看,他因为一个同学不愿和他一组的一件事情,以偏概全地认为自己“处处受排挤”,认为大家都不喜欢他,因此产生了自己“太没用”的自我否定评价,甚至泛化到对整个大学生活的失望。
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形成偏执的思考模式,让我们陷入自我妨害中难以自拔。
这种思维方式,会无限夸大危险的后果。某同学经过高考的不顺,来到大学也心有余悸:
“我是一名大一的学生,总觉得在大学里活得很痛苦。经历高考的失败,仿佛我再怎么努力四年之后还是一事无成。”
高考的阴影在他心中挥之不去,以至于他对刚刚开始的大学生活做了“灾难预想”,四年之后还是会一是无成,带来了纠结和坏心情;某人听说豆浆放久了细菌就繁殖的很快,所以他要求家人必须烧好了豆浆马上吃,否则就会“坏了肠胃”; 某人看“隐形世界”纪律片中说,我们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糖果的表面布满了一种小虫子,那一层白灰实际上是虫子吃了糖以后的残渣,便感到所有糖吃下去都是可怕的,不再吃糖果;某人看到一次飞机失事,从此不坐飞机,担心自己从飞机上掉下来。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将问题的负面“夸大”到让人害怕的程度。这样的心态,往往让人内心充满了恐惧不安,失去内心的平静;
当我们的看问题如上面所述的“非理性”的时候,各种心理困扰或者不良的后果就产生了。
阿尔伯特.埃利斯<!--[if !supportFootnotes]-->[1]<!--[endif]-->提出了著名的ABC理论,这是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它解释了心理纠结产生的原因-----并不在于实际发生了什么事情,而在于人们对发生的事情如何看待。
<!--[if !vml]--><!--[endif]--> 此理论认为:在诱发事件A,个人对此所形成的信念(认识、看法)B,和个人对诱发事件所产生的情绪与行为后果C,这三者关系中,A对C只起间接做用,而B对C则起直接作用。换言之,一个人情绪困扰的后果C,并非由事件起因A造成,而是由人对事件A的信念(看法)B造成的。所以,B对于个人的思想行为方法起决定性的作用。
从图片上看,事件A都是“女朋友提出分手”,而事件的结局C却各不相同,都是因为那个想法“B”不一样,如果将女朋友看成自己价值的全部,他可能选择跳楼了此残生;如果认为女友的行为伤害了自己的面子,他可能产生愤怒;如果认为人财两空不划算,他可能产生报复情绪;如果他的想法是“随缘”,他可能平静放手;如果他把女朋友的幸福看得比自己更重要,则可能牺牲自己的感情来成全对方。所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你的那个想法是“非理性”的。
非理性观念就是我们ABC理论中那个非理性的B,像心中的魔咒一样,将我们陷入困境中。如果改变自己看问题的角度“B”,将会使问题发生根本的改变。用这个理论进行心理治疗的,往往致力于让患者找到让自己受到困扰的非理性观念“B”,并用理性的观念加以替换,从而获得新的看问题的视角,改变内心的不良感觉。
这些人忘记了每一种气质类型的人,都有他们特殊的禀赋,他们需要的不是去羡慕别人所有的,而是珍惜自己所有的。内向的人,因为“冷静,深沉,深刻”而独具魅力。(请参看前面气质部分)同样,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你意识到了吗?
“我失眠已经20多天了,整夜整夜地睡不着,在床上翻来覆去,白天走路人都是飘的,夜晚简直就是炼狱。再这样下去,我都要死了!”
大学生中,时常有一些因失眠而来咨询。他们的情绪反应沮丧、焦虑甚至恐慌,认为由于失眠的影响,他们所有理想和希望都将化为乌有,因为连起码正常学习需要的精力都不能保障。听课成问题,毕业成问题,研究课题成问题,找工作更成问题。他们对失眠那种恐慌,已经导致了“因为担心失眠”而失眠的恶性循环,把他们推到痛苦不堪的深渊。
实际上,失眠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理疾病。失眠起因可能是一件偶然的事情影响,诸如晚睡、面临考试以及面临重大的决策等等,但多数都会随着压力的离去而恢复正常。如果我们能够顺其自然,失眠往往不治而愈。
下面一个学生通过对睡眠常识的了解,用顺其自然的心态,不再自己吓唬自己,很快就不治而愈。他失眠持续的原因是看了某个网上的帖子说:“失眠的人白天别睡觉,并要坚持锻炼,睡前也要锻炼,身体疲倦睡眠也就改善了”。结果他白天困了去举重,晚上睡前疲倦了就去跑步,弄得事与愿违。当他懂得了顺其自然的道理,很快他的失眠就不治而愈了。他在咨询后不久的那个中秋节,给我发短信说:“老师,你的办法真神奇,我的失眠已经完全好了,我还要把这个方法向我的朋友们介绍,让更多的人受益”。
他说的方法就是“顺其自然”,不管白天晚上,想睡的时候就睡,听凭身体自己的感觉进行调整,结果严重的失眠很快就好了。
今天的研究发现:人的睡眠是由慢相睡眠和快相睡眠相互交替出现组成的。一个人夜间这两种睡眠大约要循环交替3-4次。 慢相睡眠:慢相睡眠又分为思睡、浅睡、中睡和深睡四个阶段。 快相睡眠:又叫做异相睡眠或快波睡眠。人们经过慢波睡眠期后,就转入异相睡眠状态,此时又叫睡眠的快速动眼期,身体进一步放松,精神活动却变得活跃,如果这时被唤醒,很多人都说自己正在做梦。 失眠的人所报告的“失眠”,不过是指睡眠停留在慢相睡眠的“思睡,浅睡”状态的时候而已,在这种睡眠阶段,因为睡眠不深,对外界的环境仍然能够保持一定的反应,所以容易受外界干扰而醒来,而且感觉没有完全处在睡眠状态,能听见人说话,注意到外面的事情等等。但其实他依然已经进入了睡眠状态,身体和精神获得了最基本的休息。身体能量得到了最基本的补充。 另外,虽然有统计的数字表明,人每天需8小时睡眠,但实际上个体有很大差异,因人而异。有的人需睡眠10小时才能大脑清醒,有的却睡够3小时,就基本不成问题。而所谓的失眠者中,多半都属于睡眠不需要8小时类型的人。他们的神经特质敏感、易兴奋、易惊醒,虽然感到有些疲劳,但总不至于让大脑停机。 |
“完美主义”这个词,在很多人眼里,仿佛都是褒扬之词,可是完美主义却是一个真正的“杀手”,它既是自我挫败的“无敌杀手”, 也是身边朋友的可怕“杀手”。李子勋在评价电视剧《好好过日子》的文章中说了这么一句话:“完美的人的确对他人有一种杀伤力,让人产生敬畏与害怕,让人自惭形秽,凭空生出许多莫名的罪恶感”。
在网络咨询的留言查询栏,随便输入“完美”二字, 标题栏就列出了一大串谈到“完美”的帖子,我在这里摘录两个片段看看:
最近我心情特别浮躁,大学这几年我的成绩还算可以。但可能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了,总觉得自己做什么事情都不够完美,时常羡慕别人,即使大家都觉得某人做得不够好,可我都会认为别人比自己做得好!现在我变得很悲观,总怕适应不了社会,被别人看不起。现在我看任何事物都带上了悲观的色彩,就连我同学憧憬的美好未来,从我口中说出也变得很糟糕。其实,这样生活我也觉得很累,因为我每天要想太多的事情,我好想解脱,好想快乐的生活——一只迷途的羔羊!”
“老师,您好!我总是很害羞,与人交谈的时候总是害怕看他们的眼神!我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完美,所以有点自卑! ”
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什么人最有魅力?不是各方面都很完美的人,而是那种很有能力并且有一些小缺点的人。因为,他身上表现出的缺点,比如说粗话、丢三落四,反而增添了他在人们心中的亲近感,让人觉得他们其实跟一般人很接近,缺点拉近了相互的距离。而跟一个没有缺点,完美的人在一起,你会觉得压力,他是居高临下的神,你只能仰望而不能亲近。你对“完美”的追逐只能给别人带来压力,包括你的朋友和爱人,让你成个“光杆儿司令”。如果你知道“不完美的人才最有魅力”的话,也许你会大大地释然。
<!--[if !vml]--><!--[endif]-->不自信,自卑是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是惭愧、羞怯、畏缩甚至灰心的复杂感情。自卑感强的人,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处处觉得低人一等,无所作为,悲观失望,甚至对稍加努力就可以应付的事件也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产生自卑的原因与自我认识不足、性格内向、挫折经历及不恰当的归因等有关。有一天,一个同学突然在网络心理咨询空间发了这样一个帖子:
我现突然很自卑,今天我在图书馆借了一本专业书,《亚太经济战略与管理》一书,同学看见后说,“这么深懊的书,你太强了,这书你也能看懂啊!”。说这话时还带着一种轻蔑和鄙视,这根本不像从同学的口中说出的话。我的心在瞬间被击碎,我不想回答他只觉得自己很自信全无,几乎自卑得无地自容了…… 平日里和同学相处也自然,然而被他这么一说我突然自卑了!现在不仅在学习上自卑,而且在生活上也感觉到很自卑,感觉他们不愿意和我这样的穷学生交往,因为我没有金钱没有地位等等。 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和他们相处了……我该如何找回心中的自信?
一个勤奋的学生,因为别人一句也许是不经意的玩笑话,就弄崩溃了,因为他内心非常敏感和不自信。
李子勋在《心灵飞舞》一书中,用“皇帝的新衣”揭开了“自信”一词的面纱: 自信不自信,是描述人在社会适应中的是否忐忑不安的心理过程。适应的人,内心稳定轻松,被叫做自信;还未适应的,内心忐忑,被称为“自信”。
这位同学只是选择性地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不如别人方面的后果。他勤奋、刻苦、吃苦耐劳这些优点都被他选择性地漏掉,而放大了自己“穷学生”的困难,臆造出“没地位”的观念。从而动摇了内心的稳定,导致自卑失衡。他希望“找回自信”,谁知寻找“自信”的你其实寻找的是一件皇帝的衣!
人没有绝对的自信,因为人对世界的把握,对环境的把握都是有限的,因而可能在某方面自信,而另方面不自信。 慢慢了解和适应环境,内心少些忐忑就意味着你更自信。不要在幻想中找自信,绝对的自信并不存在,不过只是虚构出来的“皇帝的新衣”而已。
生活中,我们会碰到一些重大的挫折和打击。让我们感到难以承受,甚至走投无路,似乎让人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我的大学生活已过了一年,而到了现在我却有些迷惘了,不知该如何度过这剩下的三年。我上一年一直都努力地学习,成绩也不错,而就在最后的考试关头出了问题,我因上机考试作弊被记了0分,而那也并非我所愿。人有时候很矛盾的,我知道这样不对,但是那时的环境好乱,同学一直叫我给他看,我也很无奈。我最不解的是为什么我的笔试成绩也要记0分呢?现在我一年的努力全部白费,我好难过。现在我的男朋友也跟我分手了,为什么突然之间什么都变了,所有的美好的梦想全都破碎了。我的痛苦谁会明白呢?我家境不好,希望能拿奖学金以适当降低家里的负担,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我觉得好对不起我的家人。真不知道我还该不该继续好好地学习……为什么早上还好好的,晚上就跟我说分手,为什么我的努力换来的竟是0分呢?我感到眼前一片黑暗,怎么办哪?
我们有时候会摔跟头,会跌得很痛,伤痕累累,仿佛突然之间天塌地陷,“眼前一片漆黑”。就如犯了错误遭了惩罚的这个同学一样,此时最容易滋生悲观绝望的情绪,甚至感到前途一片黑暗,走上了穷途末路。其实所有坎坷都是暂时的。今天的坏事,可能正是明天的好事。那句“苦难是上帝化了装的祝福”的格言,也许能够帮助你度过心理危机,把痛苦转化为加倍努力证明自己的动力,让这个痛苦真正变成上帝的祝福。
也许你被某些奇怪的,挥之不去的心理问题缠绕,比如说强迫症状、莫名的焦虑恐惧、紧张,不能控制的情绪低落。这些疾病让你整天愁眉不展、忧心忡忡,仿佛阳光永远都只照在别人的身上,你永远跟忧愁结伴,患上了心理疾病,这一辈子都完了!
其实,患上了心理疾病,让我们再也无法对自己身上发生的一切视而不见,我们开始感受到痛苦和烦恼,我们开始寻求解脱,这个过程,让我们必须去认识自己:“我怎么了?”这为我们心灵成长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一个接受过心理咨询,从困境中走出来的同学深有感触地说:
“ 这段时间的心理咨询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治愈的喜悦,还有让我明白了很多处事为人的道理,原来心理治疗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认识自己的过程啊!这些东西真的让我受益匪浅。相信在以后的日子,我会过得更加快乐,更加有意义。”
心理咨询的过程,就是一个促进自我认识,自我改造的过程,把它当作命运给我的一个自我改变的机会,将会让我们看到心理疾病在人生成长中的积极意义。
练习:
1、掌握一个帮助他人发现非理性观念“B”的句子:“当你难过(愤怒、烦恼、悲伤、冲动等)时,你心里在想些什么?”或 “你心里有些什么样的想法?”
2、俩人一组角色扮演:
请尝试用我们学过的理论、方法、常识为有这些非理性观念的人“解咒”,将消极观念B替换为积极的观念。
(1)我“很内向,不会被人喜欢”
(2)“失眠会把我毁了”
(3)“我不完美很失败”
(4)“我找不到自信”
(5)“我遇到的困难无法克服请找到解咒的方法”
(6)“心理疾病毁了我”
3、讨论:
ABC理论的学习对你的帮助是什么?
格言:人之初,性本善
这种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if !supportFootnotes]-->[2]<!--[endif]--> 提出来的。他对人性的看法是非常积极的,认为“人之初,性本善”。 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一种走向自我实现的潜能。
<!--[if !vml]--><!--[endif]-->
相信人是有价值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相信人是有潜能的,每一个人生来不只有一般的潜能,而且还有优秀的潜能。 由于人的价值不一致,潜能不同,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各自的兴趣、独特的个性。
在正常的情况下,就好比生命中都有一个“生长指南”,每个人都会在这个自己的“生长指南”的引导下健康成长。这个“正常”的含义是,成长环境提供必须的心理支持,即需要受到父母和他人的积极关注、肯定、鼓励和支持。如果成长过程的这些心理支持缺乏,会导致人产生心理问题。
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或监护人的“积极关注”,缺乏环境中应有的心理支持, 如果人在成长过程中被忽视,被严重贬损,这个“生长指南”将失去引导作用。人的潜能将会受到限制,个人发展将会受到阻碍,带来心理问题,形成种种纠结。就像下面这个例子:
“我从小父母离异,小时候的成长过程相对比较艰辛,在成长期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引导,从小性格很自闭,外面的人看觉得这个小孩很乖,也不怎么讲话也有礼貌也不闹,但其实我心里很阴暗。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就抱怨、找理由,极度自我保护和自私。觉得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人真心爱我,对我好,所以对待人都有戒心,难以放开自己去和别人相处,总觉得放开之后就会被伤害。”
父母离异的家庭,她没有得到正常家庭中所会给予他的“积极关注”,因此让她形成了孤僻,抱怨“自闭”的性格特点, 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中,对生活的环境充满了不安全和不信任感。这种状况让他长大成人后,处理个人问题也缺乏应有的理性和智慧,困难重重:
在感情生活方面我就处理的一塌糊涂了。因为自己很没有安全感就会一味向对方索取承诺和保证,比如说一天到晚问对方爱不爱自己,对方不回答我会不高兴,对方说爱其实我也不会真心相信,我总觉得他们不是真心爱我的,总觉得最后还是会受到伤害的,所以一直反复反复最终两个人都精疲力尽分开。而且我在交往过程中自己胡思乱想很多东西,比如对方没及时回我信息或电话我就会猜测是怎么回事,会自己想象很多可能发生的事情,然后越想越变得歇斯底里,变得崩溃,然后一直打电话一直打电话,找到人就责问是怎么回事,有时自己都受不了自己。又或者对方说了一句让我敏感的话我就会一直想这句话什么意思,从头到尾想,也是会越想越钻牛角尖然后去责问对方,去吵架。而且我极度缺乏自信心,我其实长得大家都说很漂亮,我也比较会打扮自己,工作也做的比较优秀,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对自己没有信心,特别是在谈恋爱的时候,我总会觉得对方会遇到比我更好的人,那时就会离开我,所以就会拼命对对方好,好到失去自我,对方什么要求我都答应,尽量做到最好,结果失去自我而对方也觉得我已经不是他喜欢的那个人了。我知道这样不对,但每次陷入恋情就不由自主这样做了,自己完全没办法控制,没办法调整。所以很是苦恼。”
无度地索取对方的承诺保证,无谓地猜测和“歇斯底里”发作,处理问题不成熟,跟幼小的孩子一样,让她情感关系处理得一塌糊涂。卡尔.罗杰斯认为,只有给予这种人以足够的“积极关注”,去重新倾听他,理解他,才能重新让她找到内在的“生长指南”获得成长,从而有能力解决自己面临的困难。
在罗杰斯的观点指导下,发展出了一套以共情、倾听、理解、陪伴、协助等方法为主体的助人方法,让求助者在温暖关怀的氛围中,重新焕发出成长的力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关于这些方法,我将在本书的第六章“助人”部分,让同学们有比较清楚的了解,这里就不多谈了。
格言:境由心生
这种理论是从潜意识的语言——意象的角度,来解释心理问题成因的。
<!--[if !vml]--><!--[endif]-->我国意向对话治疗师朱建军朱建军 <!--[if !supportFootnotes]-->[3]<!--[endif]-->是这样解释的,心理纠结是消极的意象引起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异常。心理疾病的产生的具体过程是:
首先,因为早期创伤经验影响下产生的消极意象。然后,消极的意象得到相似的消极意象反复加强,或被强烈的消极情绪加强,被固定强化并概括为一个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意象,甚至消极的元意象。这个元意象概括水平高,影响大,就会引发一系列其他症状,就产生了心理疾病。这时候,人们区分想象和现实的能力降低,患者会根据消极的元意象把想象当真实。
心理疾病一直不能消除是因为我们执着于内心的消极元意象不能根据事实进行修正。什么叫做执着呢?他举例说:
一个男孩失恋,痛苦不堪,因为她认为没有了她,活着就没有了任何意义。心中就有了一个“结”,使他不能将心灵的能量投向新的对象,新的感情。哪怕旁人告诉他说:“天涯何处无芳草”,他却不愿接受,内心执着地大叫:“我只要这一棵草!我爱的就是她,而不是随便什么芳草!”。他的思维就钻进了一个死胡同,让他在一个绝望的情境中不能自拔。这个结就是一个心理上消极的元意象。
朱建军的研究认为,人内心的丰富意象都是某种心理的形象化表达,从这些形象上,可以判断出他内心的问题,并且通过改变内心的意象而获得改变。
例子:看房子(片段)
这是一位患脸红恐惧症的女生,经多次治疗,她的情况时好时坏。这次意象对话,让治疗进入了重要的转机:
……
师:请想象这个房子内部的样子。
生:房子里面东西不多,客厅里有窗两扇,有床,门边有一把好奇怪的扫帚,下面很小,而上面却有20多米高,很粗,放在门口。墙上还有一张弓。床旁边有一道小门,好阴暗,但进去看到还有两间屋子,其中一间很明亮,现代化,有电视机,有一面镜子。
师:请在镜子面前停下来,仔细看看里面,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一个黄色卷发面貌不清的女孩,平静的表情和惊恐的表情(张嘴、瞪眼、手捂着嘴)交替出现,头上好象有一把锤子要敲小女孩的头,她感到很害怕,不舒服。
师:请想象这个悬在头上的锤子变小了,小女孩拿在手里把玩,觉得很舒服。
生:那个头上的锤子影子仍然在那里,后来逐渐变了,变成铁丝一圈圈地绕着这个锤子,变成了一个很好玩的的团子。
……
对话中的“锤子”在心理意象中,明显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我问她是否对性有所恐惧?她第一次承认她在性方面的一些经历和创伤,后来脸红恐惧的症状慢慢消失。
她幼年的幼儿性游戏和性经历,变成成人以后的自责和内疚的根源,也成为她在异性面前脸红、胆怯的根源。性的观念也化作一个“锤子”的消极意象,让她恐惧。
人的心理问题是因为自己在主观世界中,将内外部的信息进行自我加工,按自己的理解而不是真实客观的情况“建构”出了让自己陷入纠结的情景。
请看这幅图风景画:当我们说里面有一个“狮子头”时,你就可以看到一个狮子的头像,这是我们“建构”出来的。 我们会根据自己观察和内心感受的不同个人构建出不同的故事。
案例:
我感觉我做什么事情都不顺利, 我觉得我一无是处。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懂, 我觉得我好白痴,别的同学一看就懂的程序我怎么一点头绪都没有呢?再说感情方面 我喜欢的人不喜欢我, 也许学习或者感情方面有一个发展得好一点我也不会变成这个样子,但是事实呢,什么都不尽人意,我很失败,我不知道该怎样做才能弥补过来,我也不知道我做错了什么让上帝这么惩罚我,我很不开心,甚至有些绝望。老师,请您告诉我,我到底怎样做才能缓解这样的压力呢,我真的害怕我某一天会垮掉。
这个案例中的主人公,用“我觉得”“也许”“上帝惩罚”“我很失败”这一类虚假的猜测,自我挫败的观念,构建出了自己那个充满了烦恼的世界,那些纠结重丛生的心理问题。
卡耐基指出,我们所担心的事,百分之九十九都不会发生,而对永远不会发生的事情凭空操心是很悲哀的。但是,有心理问题的人,不断为建构出来的99%的问题担忧。
格言: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幼稚恐惧说”是中国著名的 “认识领悟疗法”的专家钟友斌所提出来的一种理论。
<!--[if !vml]--><!--[endif]--> 钟友彬<!--[if !supportFootnotes]-->[4]<!--[endif]-->认为,人生早年经验是致纠结成病的重要条件,“从小看大、三岁看老”这句话很有道理。幼年所经历的一些事件,对他们心理产生的“固结、症结、初期焦虑”埋下了他们后来产生心理疾病的种子。而现实生活中遇到重大挫折、打击,是引发心理疾病重要原因,最后完美主义的性格特点,成了产生心理疾病的温床。
比如: 前面提到一个同学见了那些个子高大强悍,或者染了黄头发的同学就恐惧得发抖,莫名地觉得他们要“害”自己,那种恐惧不是现在产生的,是幼年一些恐惧的经历留下的感觉,压抑在潜意识中,在现实中的某个时刻,突然被引发出来的后果。表现出与环境不相称的害怕,恐惧带有典型的幼儿“幼稚恐惧”色彩,只有完全让他看清这个“幼稚”特点,才会解脱疾病的折磨。
钟友斌的治疗中,为了让患者获得领悟,会做类似这样的谈话:
医生:如果对一个三岁小孩说:我口袋里有大灰狼要来咬你,他会害怕吗?
患者:他会害怕。
医生:如果我对你(成人)说,我口袋里有大灰狼来咬你,你相信吗?
患者:我怎么会害怕呢?这是吓唬小孩子的话!
医生:为什么三岁的小孩怕大灰狼,你却不怕?
患者:呵呵,医生,他是小孩,幼稚,不知道大灰狼不可能放在口袋里的。我是成人了,怎么会相信这句话呢?
医生:可是,你怕蛇,甚至听到蛇的声音都害怕,这是成人的思维吗?
患者:求求你别提那个字,我听着就发抖。
医生:你看你对蛇的害怕跟一个三岁小孩子怕大灰狼是不是一样的?
患者:(不好意思)是有点,但是我怎么才能不再害怕呢?
医生:你的害怕是你身上那个三岁的幼儿的表现,而你身上的成人没有发挥作用。
患者:那我该怎么办呢?
医生:我给你一根拐棍,当那种恐惧感来了的时候,你就对自己说:“我已经长大了,大灰狼再也吓不倒我了!”
患者:我试试看。
治疗会经过很多次,这样的“扩通”解释,谈话会不断进行。经过钟友斌治疗的很多患者,都获得了很好的疗效,很多人反馈病情多年后没有复发,或者症状大大减轻,他用治疗的事实,检验着他的理论。
本章用三节的篇幅,为大家选择性介绍了一些关于心理纠结产生原因的理论,实际上,关于这些里理论还有很多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课外的学习,获得更多的了解,这里就不再多列举。总之,心理咨询的理论,只有在最近十多年来,才开始迈入“循证”的领域,由于现代核医学在大脑功能检测方面的应用,人们对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解释才更有确切的科学诊断依据,更有说服力。对求助者的帮助也才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if !supportLists]-->1、<!--[endif]-->为何说心理世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if !supportLists]-->2、<!--[endif]-->在列举的心里纠结成因的理论中,你比较赞成哪些理论,为什么?
<!--[if !supportLists]-->3、<!--[endif]-->你如何认识心理主观性给自己认识问题带来的偏差和影响?
<!--[if !supportFootnotes]-->[1]<!--[endif]--> 阿尔伯特.埃利斯是美国心理治疗专家.理性-情绪疗法的创始人。他认为人的心理困扰起源于“非理性”的观念。心理治疗需要说服人们停止向自己灌输陈旧的,非理性的观念.教会他们理性地去思考自身和世界的关系,从而解决心理问题.他的治疗思想和方法,在世界心理学界影响巨大。
<!--[if !supportFootnotes]-->[2]<!--[endif]--> 卡尔.罗杰斯是伟大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主张心理治疗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个性,尊重每个人的特质。咨询师要以当事人为中心,积极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倾听,理解,支持他们,帮助他们发掘自身本来所具有的潜力, 依靠自身的力量而不是依赖咨询师成长。
<!--[if !supportFootnotes]-->[3]<!--[endif]--> 朱建军是中国林业大学心理专家.他坦言深受西方精神分析大师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观念的影响,十分认同人类所具有的“集体无意识”意象,并通过自己艰苦的探索,体验,创立了完全属于中国本土的心理咨询治疗方法《意象对话》方法。 意象对话技术,现已成为我国权威部门认定的专项心理咨询方法之一。代表作有《我是谁?》《心灵的年轮》等.
<!--[if !supportFootnotes]-->[4]<!--[endif]--> 钟友彬是我国老一代心理治疗专家,在将精神分析的理论应用于中国本土的过程中,大胆实践,创新。形成独具特色的了“认识领悟疗法”,受到很多被治疗者所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