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网络心理咨询兴起的背景
发布时间:2015-03-10 00:11:00 作者: 被浏览次数: a

一、现代社会心理疾病增多

(一)现代人和心理疾病普遍增多

现代社会,人们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如何维护人们的心理健康成了一个世界性的热门问题。“国外研究表明,大约有25%30%的急诊病人是由于精神障碍方面的原因;在美国,每十人中就有一人曾经在其一生中住过精神病院,约有1/31/4的人群将因精神健康问题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据统计,精神障碍占整个疾病负担的15%以上,超过各种癌症的疾病负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非传染性疾病占全球疾病负担的比例日益增加,其中精神障碍占全球疾病总负担的10.5%(中低收入国家)和23.5%(高收入国家)”。表1-1所示为精神障碍占疾病负担的排位。<!--[if !supportFootnotes]-->[1]<!--[endif]-->

1-1  主要精神障碍所致全球疾病负担的排位

 

全球

高收入国家

中低收入国家

单相重症抑郁症

4

2

4

酒依赖

17

4

20

双相心境障碍

18

14

19

精神分裂症及相关障碍

22

12

24

强迫症

28

18

27

痴呆症

33

9

41

药物依赖

41

17

45

惊恐障碍

44

29

48

根据上述的资料,我们知道今天人们心理问题和精神问题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而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人们面临很多前所未有的心理困境,精神健康问题大量增加在所难免。

(二)大量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以高校学生的心理状况为例,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令高校和全社会都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有学生曾经在咨询中说:“面对死亡的恐惧要远比面对困难的痛苦轻得多。”这些“天之骄子”的心理健康状态实在令人担忧。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从2004年以来,建立了完善的入学新生心理健康建档制度。从每年入学的新生心理测评(采用的测量工具:SCL-90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的结果来看,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表1-2所示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心20042006年对一个校区入学新生的心理测评数据。(测评选择时间:刚进校不足一月,军训结束后一周内施测)

  1-2

<!--[if !vml]--><!--[endif]-->          项目 

 

总人数

<!--[if !vml]--><!--[endif]--> 


年份  

百分比

总分

160分以

上人

2004

2080

289

140

314

177

185

236

114

226

169

136

55

%

14%

7%

15%

9%

9%

11%

5%

11%

8%

7%

3%

2005

2974

349

173

340

211

203

287

145

276

215

202

72

%

12%

6%

11%

7%

7%

10%

5%

9%

7%

7%

2%

2006

2701

373

180

365

203

201

321

155

279

201

188

94

%

14%

7%

14%

8%

7%

12%

6%

10%

7%

7%

3%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到,刚进校的大学新生中,在这九个心理问题指标方面都占较大的比例,所反应严重程度依次是强迫症状、焦虑、恐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精神病性、躯体化和敌对等。从后来寻求面谈咨询(因为严重的心理疾病不能通过网络心理咨询解决)的学生情况来看,强迫症占了学生心理疾病的首位,也印证了上表中“强迫症状”位居第一这样一个测量结果。而总分在160分以上(阳性症状)的人数占参加测试人数的比例,每年都超过了10%,三年来的比例依次为200414%200512%2006年为14%,我们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能不引起高度的关注。

二、现有的心理咨询资源严重不足,网络心理咨询是新的可利用资源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人员配置要求,每一万名学生中要配备12名专职心理老师和一支心理健康教育兼职队伍。但很多高校的实际配置却远远达不到要求,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更不用说社会心理咨询力量的匮乏。我国的心理咨询作为一个新兴的职业,从业人员数量和质量远远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近年来,我国高校和社会心理咨询机构的心理咨询人员匮乏,在面对面的交谈形式难以满足人们对心理帮助期望的情况下,纷纷在做网络心理咨询方面的探索,希望能够开拓更宽广的心理咨询途径。网络心理咨询的研究成为心理咨询工作者和社会的一个迫切需要。当然,随着网络的普及,一批具有心理咨询专业水平,同时又熟练掌握电脑文字应用技能的心理咨询师,努力探索高效和实用的全新网络心理咨询途径也成为可能。

三、网络交流日益成为受欢迎的一种沟通形式

这一代大学生生活在网络时代,和网络有着不解之缘,BBSQQ、邮件、QICQMSN、电话和视频等多种网络交流形式已成为大学生常见的信息交流手段。但是,“就在2000年以前,网络心理咨询与治疗都不被视作一个重要的工作。至少在欧洲,远离来访者(即被咨询对象,以下均称“来访者”)的咨询工作还被认为是不可想象的。不过从那时候起,一些著名的咨询机构和专家开始在互联网上提供咨询和交流这一服务形式。”<!--[if !supportFootnotes]-->[2]<!--[endif]-->特别是高校学生正是处在一个情绪活动剧烈,心理波动大起大落,面临人生学习、就业和恋爱婚姻等重大人生课题集中的阶段,心理困扰不断。很多人又因为大学阶段特有的闭锁心理而难以向外界求助。由于网络心理咨询的保密、安全、便捷和及时等原因,为很多大学生特别是那些性格比较内向,或对心理咨询顾虑重重的学生,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心理交流沟通渠道。他们可以在网络上隐蔽自己的一切不愿意泄露的信息,而能更真实地暴露、探讨自己的问题和困惑,寻求专业帮助,直到问题解决。他们可以安全而愉快地离开,却不担心留下任何不愿留下的痕迹。所以,网络心理咨询成为他们所乐意使用的一种新的心理咨询途径。根据我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数据统计发现,每年寻求网络心理咨询和寻求面谈咨询的人数比例约为31三年来,我们的网络心理咨询实践证明,网络咨询作为一种灵活的,求助和助人双方不受时空限制的专业的心理咨询方式,受到求助者的普遍欢迎

四、思想教育工作特点向心理化转变

今天企业的教育管理,更加注重“人性化管理”的理念,更加注重个人的内在需要和企业、集体的目标有机结合,以实现个人和集体利益的最大化。企业为了实现它的目标,需要制定一些基本的规范,形成企业的思想和风气,通过宣传教育,让每一个员工努力为企业的目标服务,这个过程是让员工接受企业价值观的“德育”过程。但是,如何让员工将外在的企业价值观内化为个人的需要,这就需要企业的教育管理者了解员工的个人内在心理需要,企业的目标和个人需要紧密结合,才能将个人和集体的利益统一起来,使员工意识到为了企业也就是为了自己。为此,今天的企业管理特别强调关注员工个人内在需要,心理健康是思想教育工作特点向心理化转变的标志。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被归纳在思想教育(德育)范畴。很多人都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的不同,但却很难说清楚这两者的关系。理论上的模糊带来工作上的困惑,因此,我们有必要就这两者关系做一些辨别性的探讨。

(一)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每当提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很多思想教育工作者内心都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如果不是,那他们的区别何在?它们联系为何如此紧密?如果没有弄清楚这个问题,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的心理化转变就是盲目的。因此,我们在这里就这两种形式的教育作一个对比:

1.概念

1)思想教育

从广义上讲,思想教育(在不严格区分的情况下,又可称为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加影响的教育。

2)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

教育

 

(共性)

心理

健康

教育

(个性)

<!--[if !vml]--><!--[endif]-->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立足点,使每个学生个体心理品质、个性和品德得到和谐健康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要求,从而获得更满意的生活的教育。

2.联系

1)两者都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受教育者的心理施加影响的一种教育活动。               1-2

2)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很大一部分和思想教育(德育)的内容相交,如图1-2所示。比如说,良好性格的塑造,理想、信念、价值观的形成和培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的培养和发展,意志力的训练,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等都是心理学和德育共同关注的内容(也就是图1-2中相交部分的内容)。这点也是今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多被归入德育范畴的根本原因。

但是,心理健康教育绝不等同于德育,它们各自有鲜明的特点,如果不重视两者的区别,则会使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思想教育工作者难以把握自己工作的尺度,从而影响工作的效果。

 

3.区别

1)立足点不同

从思想教育的定义上可以看出,它立足于共性的要求,关注下一代整体的共性培养。思想教育更重视将社会的要求用规范、守则、条款和条例等形式进行硬性的要求。而心理健康教育则立足于个性的培养和发展。强调从学生个体已有的发展水平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也就是“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发展。例如:班级授课制用同一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具有不同特点、不同潜力的学生,势必使一部分达不到要求的学生长期处于不利地位。容易使其对自己的评价消极,自信心丧失,加之教师方法不当,则连起码的自尊也丧失掉,从根本上妨碍了这些个体发展达到可能的高度。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个体的人生价值,人格的尊严。一枝铅笔尚且可以开发出十几种用途,何况一个活生生的人呢!心理健康教育关注每个学生个体的心理需要,让他们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价值,恢复丧失的自尊,找回失落的自信,从而激发学生个体改变自己不良状态的内在积极性,达到思想教育(德育)希望达到而又很难达到的效果。

2)目的及评价标准不同

思想教育目的是按社会的要求,将一个学生塑造成为一个国家的好公民、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心理学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从个体自身未来的幸福出发,使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要求,使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获得安全感、满足感、成就感和自豪感等。因此,思想教育(德育)评价学生的标准往往是用社会共同的品德和行为标准做参照,而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对学生个体的价值如“心理状态是否健康,是否积极,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是否有利等”来评价。学生会更明显地感受到理解和关心,因而容易接受教师的引导。

3)方法不同

思想教育(德育)由于其自身的特点,要将社会的要求传递给下一代,具有一种内在的强制性。因此,方法上必然重灌输和说教;行为上,要求无论理解与否都应该执行。因此,很容易引起受教育者的抵触情绪;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必然更重倾听和理解,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因此,受教育者容易感受到自己受到的尊重,更容易主动积极地接受指导教育。

下面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用图示来说明:

思想教育——代表社会要求(外部)——注重共性——灌输说教(符合社会要求,做一个对社会有意义的好公民。)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个体需要(内部)——注重个性——提供帮助策略(适应社会要求,获得个体内心的满足。)

中国科学院许又新教授认为,心理卫生(即指心理健康)教育是着眼于人的健康,为人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的教育活动。心理卫生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就如同心理卫生教育为德育打地基,而德育就好比在地基上面建高楼大厦。正如地基的质量决定着地面建筑物的高度一样,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对于一个人能够达到的道德水平是一个最重要的制约因素。这种阐述,更明确地指出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之间的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它们互相影响,又相互区别。

(二)高校努力探索人性化的思想教育途径

关注个人心理需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这是人性化思想教育中最突出的一点。今天,社会快速变迁,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让传统的思想教育显得苍白,传统的说教方法犹如隔靴搔痒。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也在探讨着更加人性化,更加有效的思想教育和管理模式,思想工作的心理化转变非常明显。《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 [2005] 1号)文件,要求“要充分利用学校广播、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栏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要经常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长、择业、交友和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隐含着思想教育的心理化要求。今天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在不断地接受一些心理工作的学习和培训。教育方法上,对规则和条款的执行更有弹性,更关注它对学生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力图将社会的要求、规范和个人的成长发展需求有机结合。网络心理咨询作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个部分,心理咨询者(同时必然也是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以一种平等、自愿和价值中立的态度和学生平等探讨发生在他们身上和身边的一切问题。学生愿意在一种尊重、理解和对自己负责的氛围中进行探讨。

<!--[if !supportFootnotes]-->

<!--[endif]-->

<!--[if !supportFootnotes]-->[1]<!--[endif]--> 郝伟主编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年版2

 中心介绍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预约流程 ┊

蜀ICP备14028416号-1